这本书出版于作者去世之后的第二年,由作者的友人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出版。内容主要节选自约翰.伯格的作品《第七人》。伯格描述了时间的不同特质:碎片性、可锻造性和永恒性。书里讲述了60-70年代的欧洲移民,其生命、事件等等在时间里呈现的样子。普鲁斯特对时间的描述,斯宾诺莎的时间概念,以及植物、山川、宇宙的时间。这是伯格和插画师友人合作的最后一本书,两人的四手联弹有了一个隽永的结尾!
《海滩上的一个男人》《白内障》《烟》《几点了》这四本小书是国内首次出版的绘本作品合辑,集视觉和哲思为一体。
约翰.伯格:艺术评论家、作家,散文家、诗人。自14岁时开始写诗,学画,16岁离开学校。出版过多部小说、评论文章、散文集。有多部艺术专著,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毕加索的成败》等;他回忆性质的小说《我们在此相遇》,名篇《G.》(1972)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塞尔丘克.德米雷尔 :土耳其人,最初学的建筑,后来成为插画家。1978年去到巴黎,工作生活至今。他的插画和书经常出现在欧洲和美国重要的出版物里。其作品涵盖了书籍插画、杂志封面、儿童读物插画以及明信片和海报。
书名《几点了》是对其原名《What Time is it》的意译,也看到有评论认为直译为《什么是时间》或者《时间是什么》更合适。考虑到本书的特殊意义,这两种翻译其实都有奥妙。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随着我们自己人生时钟的前进,本就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年幼时,时间就是几点了,更具...
评分非线性的时间是否预示着我们就可以进行时光的倒流、回溯,如果可以,又是否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穿越回过去,去弥补曾经的遗憾,去试着找寻已过的光阴。 但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要现实,我们的生活也被各种各样的时间规定着——休息、工作。嗯,看似规律,但想象一下曾经没有确切时...
评分当混沌初开,天地诞生的时候,时间就随之产生了,由此,世界一直在这种奇妙的时光属性中慢慢的变换。时间的概念从一片虚无中的没有意义,到逐渐被诞生的生灵们逐步发现并掌握,日升而起,日落而息,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哲思绘本《几点了》是在约翰.伯格去世后的第二年,由他...
评分《海滩上的一个男人》《白内障》《烟》《几点了》这四本哲思类型的绘本,在阅读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进行排序,随机取出哪本就读哪本,但是,很奇妙的是,这四本书最后一本读的是《几点了》,巧的是,这本书似乎也是唯一一本在作者去世之后由作者的友人玛丽亚.纳多蒂编辑出版的...
这个系列最喜欢《白内障》那本,这本其次
评分约翰·伯格和塞尔丘克·德米雷尔关于时间和永恒这个话题的四手联弹的冒险(用另一种方式讲述)因为伯格的离世戛然而止。编辑收集整理了约翰·伯格的作品加以塞尔丘克的画作编成了本书。读这本书会让我联想到那首名叫《陀飞轮》的歌。时间在世间永恒,而任何人的一生在时间面前都那么短暂有限。人们用时间换取一切需要的想要的东西,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不过,绘画让片刻实现永恒。故事的流传在时间中重新打磨发亮。诗歌却是吟诵时间的流逝。只要人们的故事被流传被听见,那么人在岁月长河中就能获得另一种非线性流逝的永恒。
评分这个系列最喜欢《白内障》那本,这本其次
评分原来伯格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那我能不能说属于伯格的那部分独特的时间也停止了,他成了趴在我们时间圆周率上的一个点,不再进入我们的时间。我们人类把时间想象成线性的均匀流质,但宇宙的时间谁又能知道呢?正因为追求时间,我们才有了艺术,就如伯格所说“诗歌最基本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绘画最基本的主题是将片刻变成永久。”对于伯格的生命,时间是他的创造力下超现实的梦境。喜欢这本书的文字,因为非常伯格,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
评分每一种爱都热爱重复,因为它们藐视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