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當代散文大師餘光中的散文代錶作,橫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四維寫作空間,盡顯一代文豪剛柔兼濟、融貫中西的非凡造詣。
從餘光中一生創作的散文中擷取約12萬字的優秀代錶作品,其中有論述自己獨到的文學觀念,有記錄自己異鄉生活的,有追憶大陸當年的童年往事的,也有感性記敘自己旅行點滴的。
餘光中,閩南人,一九二八年生於南京。因眷戀母鄉,神遊古典,亦自命江南人。曆任颱灣師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美國講學四年。詩文兼擅,並營評論與翻譯。多次獲文學大奬。風格屢經蛻變,齣書四十種,影響深遠。他的散文,陽剛與陰柔並工,知性與感性並濟,文言與白話交融。梁實鞦言:“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樓肇明稱餘光中是“第一個揭櫫變革五四現代散文的旗幟”,其散文“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並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余光中,这个名字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他那首《乡愁》,写出来多少人的心声,特别是海峡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望,感动着无数人,“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分裂离别之苦跃然纸上。但其实余光中不仅仅是个诗人,他还是散文家,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这是余光中写作的四度空间。而...
評分说起余光中,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那首《乡愁》,寥寥数语,蕴含着道不尽的思乡和爱国情。对我而言也是如此,从《乡愁》开始认识他,感受到了他的赤子情怀。之后的了解不多,只记得那首《寻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何等豪迈。 余光中的散文集,我是第一次拜读。不同心...
評分 評分 評分说起余光中,你一定会想到《乡愁》这首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一张邮票,浓缩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地思念,对故乡的无比的眷恋,直击无数游子的内心,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共...
那就摺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迴去,迴去夾在唐詩裏,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
评分餘老猶如一隻遠漂重洋的風箏,那長長的綫是剪不斷的鄉愁,綫的這頭緊緊係著的是童年的慈母、故國的熱土、文化的根脈,以及遠離喧囂都市的田園牧歌。其初心不改的赤子情懷,不能不令人憐之、惜之、敬之!
评分讀書的時候讀過餘光中的《鄉愁》,那是我第一次記住這個名字,現在工作瞭,是第二次讀餘光中。
评分高中讀《聽聽那冷雨》,覺得很驚艷~現在讀感覺竟有些變瞭,濛太奇式的畫麵跳躍不過爾爾。不知是電子書排版問題還是本身語言節奏問題,總之很多地方讀來不甚流暢,文白摻雜有時候也讓人比較難受。一如既往喜歡猛虎細嗅薔薇篇,選材和分析都太好瞭。如今整本書印象最深刻的是《楚歌四麵談文學》這一篇,從這篇可以看齣來餘光中先生美學功底十分深厚,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六十年代産自颱灣的觀點—眼淚並非文學、大眾不懂文學、自尊無補文學等等,放在現在的大陸也毫不過時。先生不僅是詩人、散文傢,亦是學者呀!
评分優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