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论
上编 元杂剧批评发展的脉络
第一章 杂剧盛行期的元杂剧批评
第一节 批评的萌芽
元代前期的批评(中统元年1260~天历二年1329)
一、社会状况与元杂剧批评
(一)社会文化环境与元杂剧批评
(二)元杂剧演出的鼎盛与元杂剧批评
二、本时期的主要批评
(一)胡祗通的批评
(二)周德清《中原音韵》
第二节 批评的发展
元代后期、明代初期的批评(至顺元年1330~永乐末年1424
一、本时期元杂剧批评发展的原因与分期
二、本时期主要的批评著作
(一)《录鬼簿》及其续编
(二)《青楼集》
(三)《太和正音谱》
第二章 传奇盛行期的元杂剧批评
第一节 旧批评的延续与新批评的初建
明代中期的批评(洪熙元年1425-嘉靖末年1566)
一、批评者呈现过渡性
(一)文人是此时期最主要的批评者
(二)元杂剧批评中的文人迅速减少
二、批评对象呈现过渡性
(一)承前
(二)启后
三、批评观念的新变
(一)王氏心学对元杂剧批评的影响初露端倪
(二)文学观念开始强化
第二节 传奇期批评的鼎盛
明末清初的批评(隆庆元年1567-康熙末年1722)
一、批评的文人化色彩加重
(一)观演形式中透出的高雅化趣味
(二)批评中文学观念彰显
二、传奇的繁荣对元杂剧批评的决定性影响
(一)批评的南曲化
(二)南曲化批评的反拨
(三)二者兼美的批评思路
三、社会思潮尤其王学对此时杂剧批评产生重大影响
(一)在批评中提高了元杂剧的社会地位
(二)高举“情本位”来解读元杂剧之内容
第三节 传奇期批评的尾声
清代中期的批评(雍正元年1723-道光二十年1840)
一、批评思想相对保守
(一)当时人对元杂剧地位和价值评价较低
(二)当时人反拨明人对元杂剧高度的评价
(三)官方思想浓重
二、批评观念:文学批评观念的新变
三、学术性批评进行了总结
(一)剧目的考证和整理
(二)剧情题材的考索
中编 元杂剧批评的主体
第三章 文人的批评
第一节 杂剧盛行期文人的批评
一、元杂剧批评中的文人
(一)前期以北方文人为主
(二)后期以南方文人为主
二、文人的元杂剧批评
(一)对作品文学化的解读
(二)文人对演员及其艺术的批评
(三)对作家的文人化审视
(四)文学观念中的杂剧源流
第二节 传奇盛行期文人的批评
一、批评中的文人
(一)批评中文人的身份
(二)文人批评者的素养
二、文人的批评
(一)元杂剧“体”的文学认证
(二)置于文学史视野中的元杂剧衍变史
(三)文人们对元杂剧作品的解读
第四章 统治层与大众的批评
第一节 统治层的元杂剧批评
一、元代统治层的批评
(一)元代初期控制相对严格
(二)元代后期批评的松动与变化
二、明代统治层的批评
(一)明代前期统治层的元杂剧批评
(二)明代中期统治层的元杂剧批评
(三)明代末期统治层的元杂剧批评
三、清代统治层的批评
(一)政治性批评
(二)个人性批评
第二节 大众的元杂剧批评
一、浓烈的世俗之气
(一)赋予元杂剧内容和人物以市井气息
(二)对元杂剧中情色趣味的孜孜追求及其反拨
(三)对元杂剧中戏剧性元素的极大喜好和片面追求
二、批评中宗教观念的消长
(一)“惟神享之”
(二)娱神在于娱人
三、“杂剧”观念的淡薄与芜杂
(一)舞台上元杂剧和其他的杂艺常常并行演出
(二)元杂剧的演出形式松散而随意
下编 元杂剧的批评观念
第五章 “戏剧”观念的批评
第一节 杂剧盛行期“戏剧”的批评
一、前期:“戏剧”观念萌芽于“众艺”
(一)前人之“戏剧”观念的孕育
(二)“戏剧”批评在元杂剧的初步展开
二、后期:在多方位的界定中“杂剧”观念走向成熟
(一)后期“戏剧”观念在元杂剧批评中的进展
(二)后期的“戏剧”批评在元杂剧中的具体展开
第二节 传奇盛行期“戏剧”的批评
一、戏剧观念的成熟与进展
(一)与诗文相较明确元杂剧之为“剧”的特色
(二)与南曲传奇相较,明确其为“元杂剧”的本体特色
二、戏剧观念批评的内容
(一)元杂剧探源”
(二)对元杂剧作品的解析
第六章 元杂剧“曲”观念的批评
第一节 杂剧盛行期的“曲”批评
一、前期:“曲”批评边缘的萌芽
(一)“曲”批评中元杂剧的边缘地位
(二)“曲”批评中元杂剧遭到冷遇的原因
二、后期:元杂剧在“曲”批评中的苏醒
(一)元杂剧正式走进“曲”批评的视野
(二)元杂剧之“曲”批评开始呈现特色
第二节 传奇盛行期的“曲”批评
一、批判对象:“大曲”中的元杂剧
(一)“词曲”合流
(二)南北一体
(三)剧散同质
二、批评目的与批评内容
(一)复北曲
(二)辨南北
(三)建南曲
余论
附录一 古代文人的元杂剧批评编年
附录二 统治层和大众的元杂剧活动编年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