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格林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本书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
本书荣获2000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从愉快的园中漫步到浇花龙头上的蚂蚁,为了说明现代物理学正在揭示的美妙而困惑的实在,格林用了很多例子。 本书的才情令人眩晕,也没有哪本书像它那样启迪思想,愉悦读者。它真是一部科学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现代物理学旅行,让我们比以前离宇宙更近了……
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理系,1995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他曾在20多个国家开过普及和专业讲座,公认在超弦理论中有过许多开拓性的发现。他现在住纽约绮色佳。
最初读这本书是为了练听力,从emule下了朗读录音.听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那本<宇宙的琴弦>啊!不得不说,虽然第一推动丛书为中国的科普做了很大贡献,可是很多书的翻译实在差强人意.当然这也有点怪汉语本身,不那么适合表达严谨复杂的逻辑关系,而且很多科技名词还没有对应的...
评分格林为弦论大家,该书也很清晰的描述了弦论领域的各种概念,尤其是在别的书里没看到的关于对偶原理的清晰表述(当然,更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但是,这个气氛过于乐观了,如果结合李.斯莫林的《物理学的困惑》一起看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毕竟斯莫林既搞过弦论,也搞过圈量子力...
评分格林为弦论大家,该书也很清晰的描述了弦论领域的各种概念,尤其是在别的书里没看到的关于对偶原理的清晰表述(当然,更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但是,这个气氛过于乐观了,如果结合李.斯莫林的《物理学的困惑》一起看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毕竟斯莫林既搞过弦论,也搞过圈量子力...
评分弦论是为了解释物质的本质而提出的概念和数学模型。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似乎就是两个数值而已,但是在弦论的解释下,他们却和整数建立了完美的联系。弦论在数学上的美感是让我深深感到震撼的。我相信,一个成功的终极理论模型,必然是具有形式主义的美感,简洁而深刻。此书较深入...
评分关于本书,豆瓣上已经有太多的大神级专业书评文章。作为一名业余读者,我只好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结合所学的一点粗浅的哲学知识,来说说这本弦理论科普书中所蕴含的散发着哲学味道的文艺范。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众多的科学先驱已经为我们架构起一座科学而系统的宇宙认知体系,...
先说明了这一切都来源于矛盾,弦理论也一样,来源于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水火不容。物质粒子被分为三族,每一族包括2个夸克和1个电子,以及1个相应的中微子。3族中同一行相应的粒子除了质量依次 增大而不同外作者先介绍了所有的粒子实际上是振动着的一根闭和的弦,然后解释了观测到的粒子的性质反映了弦有多少种不同的振动方式,接下来解释了终极理论与科学的终结的问题,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并不是说要把心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哪怕是物理学的问题全部囊括近来解决。宇宙如此丰富多采,变化万千,我们所谓的终极理论,决不是科学的终结。恰恰相反,发现T.O.E在最微观水平上解释宇宙,而不需要任何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它自己,将为我们建立宇宙的新认识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它的发现将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评分虽然只能看懂前三分之一,但像我这种民科&民哲必然是要装模做样打个五星的。
评分放弃科幻小说
评分前面写的太好看了!虽然YY感强烈有点看不下去。。。
评分图书馆借来的书,赶上状态不太好,陆陆续续读了好几个月,来回续借了几次。内容详实,解析精彩,但理论方面的内容颇多,虽然作者格林做了大众化的处理,读起来也有些费劲。老实说,读到后面,已经有些犯懒,囫囵吞枣,以前有所了解的内容还能稍加注意,新的带模型的内容就有些力不从心。不过算是复习,也有所收获,比如弦论发展史、宇宙11维论等。先前看过一本《时间的形状》,现在不免有些迟疑:《时》里面不少例子跟本书如出一辙,也一下子忘了《时》的作者有没有备注引用格林。宇宙很浩大,物理很迷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