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此案,南宋方能延续一百五十年!
靖康之难(1126)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虏传国玉玺丢失,公私府库俱劫一空。高宗赵构被迫南迁至临安(1127)。
绍兴二年(南宋1132)六月末,泉州市舶司全衙二十八名官吏被屠,给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政权当头一击。
南宋财政收入多依赖市舶,而市舶收入又多依赖泉州市舶司,衙属被屠,朝堂震怒。
“绍兴二年(南宋1132年)七月六日,福建路市舶司由本路提刑司兼领。”--《宋史》卷二十七·高宗四。
阴谋是一头怪兽,它会把所有裹挟在其中的人吞噬。
不得志的泉州总捕童牧归抽丝剥茧,带你一窥这段被史书故意抹去的惊天阴谋。
史实与故事之间,在史料的间隙中,挖掘这宗足以灭国的南宋大案。
申澜,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从业于黑龙江电视台。多年的记者从业经验,让其对故事有敏锐的观察力;其生于书香之家,专研宋史多年,文笔老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宋代民生历史有一套自己的解构。
1 书名《市舶司沉船案》中的“市舶司”是宋代开始及至元、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市舶司的源起是早在唐安史之乱前就开设的市舶使一职,这一职位最初是由太监担任的,当时初设于广州(714年),那是本故...
评分 评分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
评分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
评分第一次在这本书中读到市舶司这个词,后来才明白,这个部门相当于现在的海关部门。整个故事就围绕着市舶司展开的。 南宋时期,作为沿海城市福建泉州的市舶司,在初一例会上,19位官员被杀,凶手到底是谁?目的到底为何?看似悬疑重重,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作为书...
前面有了《长安十二时辰》再看这本就有一菜二吃的感觉了。中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皇上饿了就要杀肥猪了,我等草民就是下锅的佐料。
评分这是一个关于洗钱(划掉)玺钱的故事
评分大概期待有点高,导致看不下去了……
评分文笔一般。 另外,讲故事地时候强行科普真得很难受,脚注是个好东西
评分一看就不难猜到是《长安十二时辰》火了以后冲着影视改编去的同类,故事风格也很有点《绣春刀》的影子,都属于半真半假的史实掩映下的春秋笔法。悬疑的铺陈虽然有点生硬,但好在全程能自圆其说,对于君权与相权的解析也算值得玩味。弱点是文字太当代网文风,故事先行,人物大多机械功能化,完全是为一早设计好了的精密剧情服务。PS:赵家抄钱家,似乎也算是古往今来的一大传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