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写西读》是作者的一本读书随笔集。全书共22篇,前12篇是读中国书的札记,后10篇是关于西书的札记。作者视野广阔,所读从中国学者钱钟书到西方哲人罗素,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到侦探经典《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所关注的问题大者有梁山英雄的“不好汉”,小者则有关袁枚的胡子。全书篇幅不大,但识见精到,字里行间时时透露出让人兴奋的新见解。如揭示梁山好汉的排名“就是按阶级和贵贱来划分的”,又如以《剧院》中的文字来论证毛姆的同性恋情结。全书文字短小精悍,隽永典雅,是治疗现代都市燥狂症的上好的“心灵鸡汤”。《东写西读》是陆灏“近年杂览闲读所写的读书笔记”,里面充满了这类有趣的中西文史资料,甚至直接就是由“文化八卦”组成的小品,读来让人甚生愉悦——按照“知趣相得”的信条,读书就不妨像陆灏那样。
陆灏,笔名安迪、柳叶,上海人。《文汇报》编辑。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下班以后不回家,坐在座位上呵呵傻笑,把同事吓坏,只为手中的这本书。 作为这本书的理工科类读者,看到作者不断的提起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掌故,每一个掌故还提的非常自然、顺畅,实在很羡慕。写惯了“概述、目的、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之类的...
评分一本书骄傲成这个样子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没有介绍,没有序跋,除了一个后记还是寥寥几语。 当然,骄傲了,有些排版的错误也就显得那么让人不爽,凭什么那么骄傲。 还好,这本书不至于那么难读,一口气读完的人应是不少,不过我想读过就忘的人也应该不少。 好吧,你就当花了十...
评分正逢阴雨连绵,上帝不给我阳光。我也只好捧起一书,读罢。“东写西读”如此有吸引力的书名,想必只有陆灏能够编出来。 手执小册,犹如一宝。说到小,此书尺寸的确是小,好像暗示了书中文章皆为短篇。文章虽短,但却意深,悠然回味,反复数次,仍旧是暗自欣喜。此书的封...
评分周末在家看闲书。 陆灏的《东写西读》。精装的一小本,不到200页的样子,一个下午也就翻过去了。 文章写得很《万象》,我想不出国内的杂志除了《万象》还会有哪一家要发表这种小文章。 以前有个朋友提起《万象》来就要撇嘴,对我看这种杂志表示鄙视,理由是这杂志态度太过玩...
评分流水速读,小书小段子,闲趣起伏不定,没几天翻完了 呃,两难是感觉像嚼猪舌,没吃过的从老陆口里送出来自然觉得有些津味,无奈有些段子是知道的,就有些炒隔夜饭、嚼之无味的感觉。于是一则含混的高兴,一则清高的警惕;高兴自己勤快些,作些小笔记,改天也可以拾缀成文、攒...
举人算得了什么。很有趣嗯。
评分书话,雅致的小乐趣
评分陆大少赚钱真快。。。
评分《万象》的创办人在放手《万象》给自个儿编的一本读书随笔集,中外兼谈,视野广阔,谈资丰富,所用材料并不常见,但却妙趣横生,引人联想。此外,陆灏先生的读书态度也是为我所激赏的,“这种追求小趣味、看不到大问题的读书方式,虽然在正宗的历史学家看来,只是文人们地地道道的浅见薄识,但对我这样读书只求趣味不为写论文的人来说,几乎就是全部的兴趣所在。”只是,每次阅读别人的读书札记,所论书籍我并未读过时,都会让我愤愤然觉得,哼,等我年纪如你一般大时,我也会读过这些书的,实在小家子气!
评分关于豆腐,《归田琐记》记了一段故事,说豆腐制作时。用豆、水、杂料等合重若干,等做成豆腐后,分量会超过原先,朱熹因为格不出其中的理,所以终生不吃豆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