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位新移民在大理的生活故事,这些大理的故事,来自洱海西岸的苍山、古城、喜洲、银桥,也来自洱海东岸的双廊、伙山。他们的回忆将我们带回大理的古典时期,并以他们的生命实践,引领了大理的先锋时期,那时常觉得大理有神光笼罩,而今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一起目睹它步入时代的洪流。
黄菊,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曾就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二〇一四年创办专注于人物访谈和地方风土的微信公众号“行李”(TravellingWith),希望重现人地关系。
多年前,一名员工在辞职信中写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不知他的目的地中有没有大理,我想如果是我,大理肯定将是我的目的地之一。就是因为这本书《仿佛若有光》,我想就是我去大理的最大动力了,因为在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诗意与理想的栖息之地。 在这本书里“行李”采访...
评分读过《仿佛若有光》,就是想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人去了大理定居? 去泰国旅游,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清迈;去云南旅游,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大理。这两个地方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美景或者震撼人心的伟大建筑,但所有的爱憎背后一定皆有原因,只是三言两语难以言明。许崧总结当...
评分我在电脑上用二号方正标宋字体打出这个题目,五个字的偏旁部首搭配看起来很精巧,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和谐的美感,Utopia被翻译成乌托邦之后,可能和无数的词搭配过,而大理乌托邦,组合在一起更具桃花源的美感和达不到的无力感。按理这两种矛盾感觉很难放在一个事物身上,但大理...
评分感谢兔叔,嘴恶心善,每每损了潲水婆姨,还记得给她带本书,捎袋咖啡。 2013年,生完D,就跟P姐跑双廊。住的“海地生活”,还去月亮宫和青庐,那个时候的收费已经不便宜了,那个时候的我,算个洒手随性任性的败家子。心情不好,放飞自我。“海底生活”五号院,简直美翻了。打开...
评分云之南端并不是世外桃源,一如大理并不是乌托邦,经历过一轮旅游和资本大爆发,逃离大理在许多人眼中已变得跟逃离北上广一般迫切。 那些原本在此并依然逗留的人们,他们为何要继续? 当然,大理得天独厚的优势无需过多描述,气候和地理位置无可比拟,它拥有炙热阳光和变幻无穷...
未曾到过大理的读者如我,读完这本访谈录才感觉对大理的印象掺杂了太多的误读,那些大冰们要背锅!访谈里的这些人几乎都不是简简单单居住或感受着大理,他们参与着大理社区的建设,组建那里的兴趣共同体。娓娓道出大理这座城市别样性究竟为何物。摆脱雷同的都市生活,返璞自然,探索教育、建筑。也有人采撷花草风貌,聆听大理的声音。后面数篇访谈虽沦为个人生活观念秀,显得不与题照,但想必他们选择大理正因为不是为大理,为寻回自己。
评分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大理得之。大理点苍山西峙,高千丈,抱百二十里如弛弓,危岫入云,段氏表以为中岳。山有一十九峰,峰峰积雪,至五月不消,而山麓茶花与桃李烂漫而开。东汇洱河于山下,亦名叶榆,绝流十里,沿山麓而长,中有三岛、四洲、九曲之盛。春风挂帆,西视点苍如蓬莱、阆苑,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且点苍十九峰中,一峰一溪飞流下洱河。而河崖之上,山麓以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十五水流村落,大理民无一垄半亩无过水者,古未荒旱,人不识桔槔。又四五月间,一亩之隔,即倏雨倏晴,雨以插禾,晴以刈麦,名“甸溪晴雨”。其入城者,人家门扃院落捍之即为塘,甃之即为井。谓之乐土,谁曰不然?余游行海内遍矣,惟醉心于是,欲作菟裘,弃人间而居之,乃网所撄,思之令人气塞。
评分前面几位非常入大理的脉,那是参与进本地化的盘根错节里,而后面几位则有点相隔,从建筑师开始的一众艺术家,便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气的在古城里嫁接起来。
评分大理虽然地理上是个很偏远的小地方,但一直是个精神很丰饶的老地方。之前去清迈一直觉得跟大理好像,跟朋友说还被嘲笑。看了许崧老师的访谈,也有同样感受。想来这种骨子里的平和跟包容开放,不是短短几天旅行可以看见的,要住下来去感受地方的气质才能体会吧。每个来大理的人,看到的大理都不一样,选择大理的理由都各有不同,作为一个生长在大理又远离大理多年的人,看到了更新的大理,感觉很奇妙。也很同意那句笑谈——大理汇集了一堆“怪物”,哈哈,果然如是。这个封面用了大理甲马的形式,很有大理地方特色。另说一句,黄菊老师的访谈每次都让人觉得特别深入,让受访者聊出很多内心的东西,喜欢。
评分书里的内容太好了,随便一句都能让人思量许久!关于教育、关于生活、关于理想,关于怎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些在大理的人,他们的所思所为,让困在大城市苦闷而没有勇气的我们,忽然惊醒!快,活过来,像个人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