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歷史文獻輯刊

方以智歷史文獻輯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陵書社
作者:方以智(撰)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2
價格:7980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541354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方以智
  • 方以智
  • 明清史
  • 地方誌
  • 文史資料
  • 史學
  • 曆史文獻
  • 學術研究
  • 中國古代史
  • 思想史
  • 文化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方以智,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卒於清康熙十年,明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字密之,號曼公,又自號浮山愚者、澤園主人、鹿起山人、愚者等,披緇以後,法號弘智,字無可,無常名,自稱則有墨厲、五老、藥地、浮廬、極丸等,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傢、科學傢、小學傢、文學傢、藝術傢。

方以智天資聰穎,三歲啓濛,五歲作詩文,六歲知文史。方以智之父方孔炤入仕後,以智便隨父任遷移。七歲入蜀嘉定,八歲遷福寧,九歲過武昌、遊廬山、觀白鹿洞。十一歲就養於仲姑方維儀,十二歲至河北、京師。十四歲迴桐城故裏,於澤園耕讀八載。二十二歲以後,方以智寓居南京,有過短暫的放浪形骸、縱情聲色的生活。二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九歲爲進士二甲,授翰林院檢討。一六四四年,北京城破,崇禎帝自縊。方以智哭靈於東華門,被抓繫獄,後幸得脫,隨即南下,擁立南明王朝。弘光朝廷受製於阮大鋮,朝政腐敗不堪。繼之而來的隆武偏於閩地,無有作爲。方以智心生避世之想,飄泊於閩粵間,隱姓埋名。永曆政權建立後,在友人瞿式耜的力薦下,一度入朝,但末世衰聲,朋黨傾軋,以智掛冠歸隱,朝廷屢次相招,但以養病爲由,十辭不就。這一時期的方以智,顛沛流離,一方麵心繫南明,但所獻謀略無人采用,心灰意冷,不願齣仕;另一方麵,清廷追捕,居無定所,數易姓名,得以全身。一六五○年,剃髮爲僧,被清廷所獲,幸清將馬蛟麟感其堅貞,供養於梧州雲蓋寺,免於大罪。一六五一年之後,方以智歸隱逃禪。一六五五至一六五七年間奔父喪居桐,其他時間皆隱姓名,遁跡嶺錶,相交往者多爲佛教僧徒、硃明遺老、清朝漢官、鄉紳賢達、士人學者等,關係密切者如高僧覺浪、易堂學人、泰和蕭伯升等。據餘英時考證,康熙元年方以智初入青原,康熙三年正式入主青原講席,以振興曹洞宗風。康熙十年罹粵西難,隨後羈押南昌,至鞦,轉送吉安,是歲鼕十月七日,猝然離世。

方以智齣於桐城望族桂林方氏。據《桐城桂林方氏傢譜》方學漸『傢譜原序』載:『方自宋末籍桐,歷世十三,歷年三百有五十,始稱鳳儀,繼稱桂林。』『桂林』之『桂』係指『摺桂』義,源於明成化元年都給事中王瑞爲嘉奬桐城鳳儀裏方氏,題其門額爲『桂林』,後世遂以『桂林方氏』稱之,而彆於其他兩支。桂林方氏祖輩中,名譽當世者衆多,如明初方孝孺,不爲明成祖硃棣草擬詔書,甘願赴死;五世祖方法,拒絶在硃棣入賀錶上簽字,絶命投江;七世祖方佑爲進士,官至禦史;八世祖方印官天颱知縣;高祖方祉爲郡庠生。直接對方以智學術生涯産生深刻影響的是曾祖方學漸、祖父方大鎮、父親方孔炤三代所積澱下來的傢學。方學漸爲鄉貢生,以易學、藥理著於世,世尊明善先生,是方氏傢學的草創者;祖父方大鎮以進士官至大理寺左少卿,因不滿魏忠賢專權,歸鄉講學,端毅純正,門人私謚文孝先生;父方孔炤進士及第,屢有升遷,官尚寶卿、右僉都禦史,明亡後不仕清朝,精研易學,世稱貞述先生或鹿湖老人。

方以智父祖輩均緻力經學、醫學,猶精於易,兼通詩文,善哲思,以孝友著稱;尤其是其父方孔炤,兼涉西學、地理、軍事等。外祖父吳應賓熟諳佛理,母吳令儀『詩字琴畫、刺綉酒漿,齣其餘力,種種精絶』。所以,從幼年開始方以智便受到瞭良好的教育,在經學、醫學、物理、象數、音韻文字之學等方麵,無不用心。尤其是課學八年,在仲姑方維儀的嚴格管束下,不僅積纍瞭大量的經史百傢的資料,而且所學之廣,時人難以企及。以智自述曰『十二誦六經,長益博學,遍覽史傳,負笈從師,下帷山中,通陰陽象數、天官望氣之學,窮律呂之源,講兵法之要,意欲爲古之學者,遇時以沛天下,而未之逮焉……又善臨池,取二王之法,好圍棋,舞劍。少知彈琴、吳歌、雜技之末,有所見輒欲爲之』,足見其涉獵廣泛。另一個重要的學術源泉是所從之師。對方以智影響最大的塾師當屬桐城宿儒王宣。王宣,號虛舟,善易學,尤喜因果之説,又好探求物理,著有《物理所》。方以智的象數與物理之學,深受王宣的影響,他説『智十七八,即聞先生緒論,曠觀韆世。嘗詩書歌詠間,引人聞道,深者徵之象數,其所雜著,多言物理』。方以智喜交友,問學名流,學無常師,又遊歷名山大川、涵養氣度,從而積澱瞭深厚的學養,這也是其學術源泉之一。還有一個重要的學術源頭是西學。晚明時期,思想十分活躍,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思想的解放,西方科學文化的傳入,更新瞭明人對世界、宇宙的認識。方以智是學習西學最用力者之一,他強調『讀書必開眼,開眼乃能讀書』;他不僅開眼看古書,還開眼看世界。他喜歡嚮耶穌會士學習,在《通雅》《物理小識》等著作中多次提到利瑪竇、艾儒略、熊三拔、金尼閣等的著作。《物理小識·自序》:『萬曆年間遠西學入,詳於質測,而拙於言通幾,然智士推之,彼之質測猶未備也。儒者守宰理而已,聖人通神明、類萬物,藏之於易,呼吸圖策,端幾至精,曆律醫占皆可引觸,學者幾能研極之乎!』由此可見他對西學不是一味的崇拜,更不像王夫之那樣視西人爲『狂呆』,而是批判地學習,取其質測,用於通幾。

由於方以智開眼讀書,早年就樹立瞭窮經論史、考究古今、學《易》終老的理想,學術上尊古學、喜風雅,好窮物理,舉止異趣,多不閤時人意。但是個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傢的興衰相俯仰。明亡前夕,硃氏王朝內憂外患,搖搖欲墜:關外有滿人虎視眈眈,西邊農民起義勢如破竹,朝政則朋黨林立、宦官當道。所以成年後的方以智選擇瞭讀書經世的道路。齣仕前,即與陳貞慧、侯方域、冒闢疆等遊,四人皆『齣則忠義,入則孝悌,愛賓客,廣交遊,風流倜儻,完絶一時』。他們『接武東林,主盟復社』,被譽爲『明季四公子』。方以智十八歲開始作小學著作《史漢釋詁》,實開清代考據訓詁之先河;中舉之前,有詩集《博依集》《浮山文集前編》《流寓草》《澤園永社十體詩》等,寓居南京期間,著手編次《物理小識》;又完成瞭《通雅》初稿等。逃禪後,以智完成瞭從經世到齣世的轉變,從而轉嚮深度哲學思考。他披緇以後,雖雲閉關自守,但仍與舊友新朋相往來,討論學術、吟詩作畫,猶參易理,著述不斷,其重要的哲學著作《東西均》《藥地炮莊》《象環寤記》《易餘》等均作於此時。方以智主持青原六年,與三教中人相來往,參以傢學、西學,力倡『三教閤一』『三教歸易』,建立瞭以易爲綱爲宗,統貫釋、道的思想體係。其重要著作,如《通雅》《物理小識》《藥地炮莊》《青原誌略》等相繼刊行。

方以智以忠孝著於世,時人譽爲『四真子』:真孝子、真忠臣、真纔子、真佛祖。一六三九年,方孔炤因香油坪一役失利,被羈押在獄,方以智上《請代父罪書》,奔走相救,前後一年八個月,崇禎帝爲之感動,方孔炤得免於死罪。縱觀方氏一生,忠於硃明王朝,至死不變,忠心可直追其五世祖方法,晚年罹難,與其心繫前朝,不仕新朝,不無關係。方以智爲人『博學多纔,工詩畫,善書篆。其樂府詩詞,磊落崇嶺,激壯沉實。其繪運墨疏淡,飄逸有緻,意在畫外。書或肖二王,秀麗嫵媚;或法懷素,遒勁瀟灑。嗜小學,考據精核,卓然獨立』。他的考據之學,對清代的樸學影響至深。四庫館臣對《通雅》評價道:『以智崛起崇禎中,考據精核,迥齣其上。風氣既開,國初顧炎武、閻若璩、硃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掃懸揣之空談。雖其中韆慮一失,或所不免,而窮源溯委,詞必有徵,在明代考證傢中,可謂卓然獨立矣。』以智雖齣生名門,但傢教甚嚴,『爲人風流自喜』,同爲『明季四公子』,卻沒有侯方域、冒闢疆等的風流韻事。他以氣節爲重,輾轉東南,不爲清廷所誘;他以學問自許,少年著述,無有間斷,終成方氏一族之集大成者。

在那個大動蕩的年代,方以智無疑是開一代學風的傑齣學者,其地位當是與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等並駕齊驅的,但是人們對他的關注卻隻是近幾十年的事。因此,對方以智的研究,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急需推進。研究離不開資料,資料的搜求,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在呈現給讀者的《方以智歷史文獻輯刊》,集中收納瞭方以智的絶大部分著作,同時也收録瞭與方以智相關的歷史文獻,本套叢書的刊齣,必將對方以智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

安慶師範大學陳祝琴

二○一九年五月三十日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目録
第一冊—第二冊
浮山文集前編十捲明方以智撰清康熙此藏軒刊本
第三冊
浮山文集後編二捲明方以智撰清康熙此藏軒刊本
浮山此藏軒彆編二捲明方以智撰清康熙此藏軒刊本一七
第四冊
博依集十捲(存捲二至捲五捲八至捲十)明方以智撰清康熙刊本
第五冊
方子流寓草九捲明方以智撰明末刊本
文章薪火一捲明方以智撰昭代叢書本三〇七
東西均一捲明方以智撰清初鈔本三五
第六冊—第七冊
藥地炮莊九捲總論三捲明方以智撰清康熙此藏軒刊本
第八冊—第十三冊
通雅五十二捲捲首三捲明方以智撰清康熙五年此藏軒刊本
第十四冊—第十九冊
通雅五十二捲捲首三捲明方以智撰日本立教館刊本
第二十冊—第二十一冊
浮山此藏軒物理小識十二捲捲首一捲明方以智撰日本寬政七年抄本
第二十二冊—第二十三冊
物理小識十二捲明方以智撰清光緒十四年寧靜堂重雕本
第二十四冊
物理小識十二捲明方以智撰一九三七年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
第二十五冊
青原愚者智禪師語録四捲明智説興磐興斧編嘉興藏本一
古逸詩載八捲(捲首至捲四)明方以智定清麻三衡輯清初刊本一七
第二十六冊
古詩逸載八捲(捲五至捲八)明方以智定清麻三衡輯清初刊本
桐彝三捲續二捲明方學漸撰清鈔本二六三
第二十七冊
心學宗四捲續編四捲明方學漸撰清康熙刊本
第二十八冊
邇訓二十捲明方學漸纂集明刊本
第二十九冊
田居乙記四捲明方大鎮撰陳眉公傢藏匯秘笈本
第三十冊—第三十四冊
周易時論閤編十五捲圖錶八捲明方孔炤撰清順治十七年刊本
第三十五冊—第三十八冊
全邊略記十二捲明方孔炤撰明崇禎鈔本
第三十九冊—第四十二冊
全邊略記十二捲明方孔炤撰明崇禎元年刊本
第四十三冊
紉蘭閣詩集十四捲明方孟式撰清方維儀選清康熙三十四年刊本
第四十四冊—第四十五冊
嵞山集十二捲續集四捲再續集五捲明方文撰清康熙方氏懷古堂刊本一
第四十六冊—第五十二冊
古事比五十二捲清方中德撰清康熙四十五年邃上居序刊本
第五十三冊—第五十六冊
古今釋疑十八捲清方中履撰清康熙二十一年序刊本
第五十七冊
切字釋疑一捲清方中履撰昭代叢書本
陪集十二捲(陪古三捲陪時一捲)清方中通撰清康熙刊本八七
第五十八冊
陪集十二捲(陪詩七捲陪詞一捲)清方中通撰清康熙刊本
第五十九冊—第六十一冊
數度衍二十三捲捲首三捲清方中通撰清道光九年隨衍室刊本
第六十二冊—第六十四冊
數度衍二十三捲捲首三捲清方中通撰清光緒四年桐城方氏重刊本
第六十五冊—第六十六冊
白鹿山房詩集十五捲清方中發撰清康熙方氏雲鬆閣刊本
第六十七冊—第七十二冊
桐城方氏詩輯六十七捲清方於穀輯清道光元年飼經堂刊本
第七十三冊
稻花齋詩鈔十二捲清方於穀輯清道光元年飼經堂刊本
第七十四冊—第七十五冊
稻花齋詩鈔八捲續鈔六捲清方於穀撰清嘉慶二十二年刊本
第七十六冊—第七十八冊
桐城方氏七代遺書二十種清方昌翰輯清光緒十四年刊本
第七十九冊—第八十冊
青原誌略十三捲清釋笑峰等撰清施閏章補輯清康熙八年刊本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