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13:建筑师在乡村续

碧山13:建筑师在乡村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左靖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20-4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13824
丛书系列:“碧山”系列MOOK书: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
图书标签:
  • 碧山杂志书
  • 建筑
  • 设计
  • 杂志书
  • 方法论
  • 文化
  • 中国国家地理
  • 建筑
  • 乡村建筑
  • 碧山13
  • 建筑师
  • 案例研究
  • 中国乡村
  • 地域建筑
  • 可持续设计
  • 田园牧歌
  • 建筑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卷首语
建筑师在乡村何为 左靖
卷一·专题
又一块新农村试验田——记“太阳公社”建设伊始 姜冰
在流动的传统中寻找未来 钱梦妮
黄印武:怕什么诗意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朱清华
什么样的新杭派民居——设计师孟凡浩的一次命题作文 丁倩林
刘国沧嵩口改造日记 口述:刘国沧 整理:许灵怡
合应自然,再造故园——走读吕品晶的乡村重建 宋修见
一次以评论为名,对建筑实践案例的展示——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1999-2013评论展 宋轶等
卷二·传承与表现
土生土长 穆钧
卷三·艺术介入乡村
在研究中创作,在创作中研究 王美钦
一个教育实验——“南亭研究”中的中国图景 陈晓阳
卷四·品书
《六》的故事,引出的一位真正的作家 何叶
卷五·读影
是枝裕和的“家族”映画(下) 任知
“民间记忆计划”影像笔记(二) 吴文光
卷六·观展
局部社会作为一种文化全景——简评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我们的乡村” 邓圆也
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集体的物体、空间和仪式 作者:毕月 翻译:叶思宇
卷七·樟树下
家庙合一——日常的神性,神性的日常 许天心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全面而又有深度。

评分

专题关于几位建筑师长期驻守一个村子推动经济和村民生活的回归。黄印武与瑞士团队筹集1400万元人民币修复沙溪从2003年至今,修旧如旧,有效阻止了剑川县急功近利的修假古董。临安的太阳公社,嵩口的保护修复和运营,马鞍桥村的夯土建筑科学规范化,特征都是“慢”。能看到乡村在保留居民和农业的同时,逐步转变的可行性和希望。

评分

2020年4月份新出版的一期碧山杂志书,跟同时出版的第12期一样,都是以“建筑师在乡村”为封面专题,以乡村里的现代建筑为切入点,探讨城乡互助与反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传承,新乡村建设的方案、路径与前景等重大命题。其他常设栏目中,个人最关注的,还是“读影”栏目里,关于是枝裕和导演创作风格与作品综述的长文的下半部分,以及吴文光老师连载的民间影像创作随记,都是值得反复细读的好文,值得推荐。

评分

2020年4月份新出版的一期碧山杂志书,跟同时出版的第12期一样,都是以“建筑师在乡村”为封面专题,以乡村里的现代建筑为切入点,探讨城乡互助与反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传承,新乡村建设的方案、路径与前景等重大命题。其他常设栏目中,个人最关注的,还是“读影”栏目里,关于是枝裕和导演创作风格与作品综述的长文的下半部分,以及吴文光老师连载的民间影像创作随记,都是值得反复细读的好文,值得推荐。

评分

专题关于几位建筑师长期驻守一个村子推动经济和村民生活的回归。黄印武与瑞士团队筹集1400万元人民币修复沙溪从2003年至今,修旧如旧,有效阻止了剑川县急功近利的修假古董。临安的太阳公社,嵩口的保护修复和运营,马鞍桥村的夯土建筑科学规范化,特征都是“慢”。能看到乡村在保留居民和农业的同时,逐步转变的可行性和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