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与后期

前期与后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东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20-5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63294
丛书系列:刘东·立斋文存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社会学
  • 文学理论
  • 大陆
  • 2020
  • 教育
  • 思想
  • 思想史
  • 成长
  • 反思
  • 人生阶段
  • 自我认知
  • 时间
  • 变化
  • 选择
  • 命运
  • 感悟
  • 青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清华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教授

*以独特视角探讨学者从前期到后期的发展

断裂还是延续?一生中的前期与后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贝多芬、张爱玲、孟德斯鸠、朱熹等天才作家经历了怎样的创作生涯?

*深刻反思当下学术状况,阐发人文学者应有的治学之道

在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中,在以发表、职称、引用率为重的学术机制中,人文学者应如何自处?如何协调世俗利益与学术追求?

《前期与后期》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以独特视角研究思想史,深刻反思当今人文学科学术状况之作。刘东教授认为,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创作生涯的前期与后期同样重要,从前期到后期是一个自我修养、磨炼心性的过程。在前期,需要视野的确立与充分的积累;而后期,则是一个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走向成熟,释放出更多创造性的过程。有志于学术的学者,应该有所坚守与执信,不必在意短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在学术生涯的后期,要以刻苦与坚忍,坚持进行“后期写作”。

作者简介

刘东,1955年生,江苏徐州人,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曾先后任教于浙大、南大、中国社科院、北大,讲学足迹遍及亚美欧澳各洲;除国学领域外,所治学科依次为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教育学,晚近又进入艺术社会学;发表过著译作品近二十种,如《思想的浮冰》《再造传统》《引子与回旋》《悲剧的文化解析》等;创办并主持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及《中国学术》杂志。

目录信息

一、思想史研究的独特角度
二、人文学者的前期与后期
三、儒家生命周期的精义
四、渐老渐熟的生命打开
五、哲学家的前期与晚期
六、对于早期或晚期的偏袒
七、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之谜
八、过犹不及的连续或断裂
九、为何写作与何时写作
十、学术经济与现代大学
十一、充满挑战与变数的晚期
十二、自觉生活在“两个世界”
十三、超拔出来的“立体人生”
十四、走向成熟的生命意识导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坐冷板凳,腰间盘突出等着你哦

评分

儒家文化批评,对当今之世做学问尤有启发。

评分

谈论作家或思想家的“前期与后期”以及这个视角所展示的生命意识的连续与断裂,以作者清华国学教授的身份,引经据典、博言宏论,不在话下,很有哲理。不过,这个总论点和论证的思维过程,也恰好证明了人文学术“蹈虚”性带来的空落。读文章的我尽管能领略却不怎么好履践。这部作品的样本例子,贝多芬、北岛、张爱玲等的前期与后期,解读、误读、修正与诠释,这些实例分析要比难以说服的论题本身更具启发性。

评分

姑且中立评分,等刘东所言其他三本出来再改。只是这本书也适合想做文科学术的学生读,只是观点别看就好,看材料。

评分

当今的学术体制是大工业生产式与官僚制式的,要求学者以生产商品的方式表文章,追求引用率、职称、世俗利益。学者,至少人文学者,能不能就这样治学?当然不行。面对外在与内在的种种困难、诱惑与阻碍,人文学者应当如何治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刘东教授此书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诚如韦伯所言,学术生活是一场赌博,刘东教授也是以相似的悲剧英雄式的态度直面学术研究。纵使工业化、功利化的学术体制多么大行其道,纵使世俗利益多么地诱惑、催逼,纵使老之将至时,身体的衰落成为学术研究多么大的阻碍,真正的人文学者,都应倾尽全力,与命运做一场豪赌;前期勤勉积累,开拓格局,后期持续钻研,厚积薄发;无畏于长时间的清冷寂凉,无畏于穷困潦倒,无畏于病痛与衰老。这就是刘东教授在本书中所传达出的治学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