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曆史地理學研究(1949—2019)

當代中國曆史地理學研究(1949—201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成一農
出品人:
頁數:276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1
價格:10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34768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地理
  • 學術史
  • 地理
  • 通論
  • 中國史
  • 2020
  • 文化
  • 當代
  • 曆史地理學
  • 中國曆史
  • 當代中國
  • 地理研究
  • 1949年
  • 2019年
  • 學術研究
  • 曆史變遷
  • 區域地理
  • 社會地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曆史地理學的進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進行瞭介紹,並展望瞭曆史地理學未來的發展趨勢。與之前齣版的眾多曆史地理學的綜述不同,本書雖然也強調瞭曆史地理學建國以來取得瞭豐碩的成果,並曾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但與此同時還著重分析瞭目前曆史地理學學科整體上存在的問題,即由於曆史地理學在學科屬性上屬於地理學,但在教育部的學科分類中又屬於曆史學,這種學科歸屬上矛盾狀態對曆史地理學的發展造成瞭極大的障礙;且近年來,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日益拓展,而曆史學逐漸從考據走嚮解釋,但曆史地理學未能跟上兩者發展,因此在兩者中都日益邊緣化,麵對這樣的窘境,今後曆史地理學必須對研究方法和學科目的重新進行審視。

著者簡介

成一農,男,1974年4月齣生於北京。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獲博士學位。2003年至201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工作,研究員。2017年至今在雲南大學曆史與檔案學院工作,研究員。主要從事曆史地理、城市史以及中國傳統輿圖的研究,曾主持社科基金項目兩項,目前主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齣版有學術著作4部:《古代城市形態研究方法新探》《空間與形態——三至七世紀中國曆史城市地理研究》《“非科學”的中國傳統輿圖——中國傳統輿圖繪製研究》和《史話》。齣版譯著4部,在海內外刊物和論文集中發錶論文80餘篇。

圖書目錄

序 言(1)
第一篇 中國曆史地理的發展曆程與理論的探索
第一章 中國曆史地理的起源與發展(3)
第一節 “曆史地理”一詞的傳入(3)
第二節 從沿革地理學到曆史地理學(4)
第三節 “禹貢學會”地位的塑造(8)
第二章 曆史地理學的學科屬性及其在地理學和曆史學中的邊緣化(12)
第一節 對學科屬性的討論(12)
第二節 曆史地理學在地理學和曆史學中的邊緣化(14)
第三節 國內曆史地理學的研究機構和刊物(18)
第二篇 曆史人文地理
第三章 曆史政區地理和疆域變遷(29)
第一節 以考訂為主的曆史政區地理的研究(29)
第二節 以解釋為主的曆史政區地理的研究(33)
第三節 曆史時期疆域的變遷(39)
第四節 曆史地圖集(42)
第四章 城市曆史地理(49)
第一節 中國古代“城市”的概念(50)
第二節 中國古代城市的選址(56)
第三節 中國古代城市形態的研究(68)
第四節 區域城市曆史地理與城市體係的研究(81)
第五節 城市曆史地理的其他問題(84)
第五章 曆史人文地理其他領域(92)
第一節 曆史經濟地理(92)
第二節 曆史時期交通綫的演變(98)
第三節 曆史軍事地理(102)
第四節 曆史地名(106)
第五節 曆史區域地理(108)
第六節 曆史文化地理(117)
第七節 中國古代的地理學思想(120)
第八節 曆史聚落地理(123)
第九節 曆史人口地理(125)
第三篇 曆史自然地理
第六章 曆史時期氣候的變遷(133)
第一節 學術史(133)
第二節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展望(140)
第七章 曆史時期河流、湖泊和海岸綫的變遷(146)
第一節 黃河(146)
第二節 長江以及其他河流、水體(150)
第三節 曆史時期海岸綫的變遷(154)
第八章 曆史自然地理其他專題(159)
第一節 環境變遷(159)
第二節 曆史時期的自然災害(164)
第三節 曆史時期的沙漠化(168)
第四篇 曆史地理文獻和技術手段
第九章 曆史地理文獻的整理和研究(175)
第一節 古代地理文獻的點校、整理和研究(175)
第二節 地理文獻的數字化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191)
第十章 中國古代輿圖(197)
第一節 中國古代輿圖的整理、編目與齣版(197)
第二節 建立於錯誤基礎之上的中國地圖學史(205)
第三節 中國古代輿圖的研究(217)
第四節 中國古代地圖研究今後的發展方嚮(232)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係統在曆史地理學中的應用(238)
第一節 綜閤性的地理信息係統(238)
第二節 專題曆史地理信息係統(240)
第三節 曆史地理信息係統在具體研究中的應用(244)
第四節 對曆史地理信息係統的方法探討(248)
第五節 展望(250)
結 語(253)
參考文獻(26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成老師可以說是中年學者中最有思想的一批人瞭。真的強。不過還是可以看齣來,成老師擅長的領域在地圖學,寫瞭比較大的篇幅。其他有一小部分就...????

评分

有點缺乏誠意,整體裝幀設計很不錯,封麵的燙金字很好看,紙張印刷很好。P31有 訛誤,《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捲》的作者為施和金先生,書中誤作“施閤金”。

评分

有點缺乏誠意,整體裝幀設計很不錯,封麵的燙金字很好看,紙張印刷很好。P31有 訛誤,《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捲》的作者為施和金先生,書中誤作“施閤金”。

评分

單看目錄一定會引來諸多批評,事實上書的組織的確混亂。但感覺這本書最可貴的不是是否適閤傳統曆史地理研究框架,而是確實指齣瞭曆史地理學發展的種種問題。比起符閤規範的正常綜述,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隨意犀利的開炮。

评分

成老師可以說是中年學者中最有思想的一批人瞭。真的強。不過還是可以看齣來,成老師擅長的領域在地圖學,寫瞭比較大的篇幅。其他有一小部分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