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金融史

微观金融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刘平
出品人:
页数:723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9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152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史
  • 金融
  • 微观的视角,丰满的历史
  • 经济
  • 档案
  • 历史
  • 社会
  • 中国史
  • 微观史
  • 金融史
  • 经济史
  • 社会史
  • 商业史
  • 地方史
  • 中国近代史
  • 金融
  • 历史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严谨而独特的微观金融史著作。

本书主人公陈伯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郑州、汉口、天津、青岛等城市工作,历任浙江兴业银行堆栈管理员、信贷员、分理处主任、支行行长、总行部门襄理、分行副行长等岗位,几乎从事过当时银行所有业务种类,并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若干政治、金融、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是全国性的,如武汉封锁现金、废两改元、法币改革、抗战全面爆发等;有的是区域性的,如郑州豫丰纱厂罢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天津金融统制等,都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事。

本书作者经爬梳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史料,所力图还原的这一真实人物个案,折射出近代中国银行职业经理人成长的一般路径、民营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百态。

作者简介

刘平,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等。现供职于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兼任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档案馆上海金融档案史料中心特约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金融史,在《史林》《史学月刊》《银行家》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大象无形:青年思想教育札记》《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从金融史再出发:银行社会责任溯源》《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等,编纂、编著有《稀见民国银行史料丛编》《民国银行家管理思想论丛》等。

目录信息

本书目录



邂逅陈伯琴(自序)

引言

第一章 上海(1921—1924)
陈氏宗谱/陈理卿/学生时代/入行之初/规矩种种/薪酬与福利

第二章 郑州(1924—1926)
豫丰纱厂/初到郑州/洪雁艕/堆栈管理员/制度与通融/ 1925年记事/工潮记/鸿门宴

第三章 汉口(1926—1927)
劳资之争/“现金集中”

第四章 天津(1928—1934)
津行/分理处主任/ /棉花与棉业/票据与票号/牙税与印花税

第五章 青岛(1934—1937)
开业之初/银钱业一瞥/银行公会/说票据/岛城风情/1935年记事/公余生活/撤销之前/紧急撤销

第六章 上海(1937—1939)
撤退/行务掠影/徐新六遇难/读书与训练/公余生活

第七章 天津(1939—1942)
津市/金融统制/行务点滴/公余生活/病故之后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其书如见其人。且看书名,读者诸君即已明瞭该书的大致内容。众所周知,经济学分宏观、微观,金融学如是,史学亦如是。“微观金融史”,是刘平先生近年不断思索和持续深耕的领域,之前已有不少成果面世,如编纂《稀见民国银行史料丛编》《民国银行家管理思想论丛》,专著《民...  

用户评价

评分

@抵门杠,看了你的短评,有些个人想法。的确这本书有些艰涩,你能看完已经很不错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觉得真正的历史著作应该就是这样的,史料在那里,史学著作的水平高低,取决于挖掘这些史料深度和广度的能力,取决于把这些史料串联起来的功力,这个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基础。以上这两点,我觉得本书的作者都具备。好在现在除了这些专业的书籍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通俗的历史小说,甚至是戏说历史可以给大家茶余饭后增加点历史知识。

评分

大历史见于微观。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第一次读到以这种方式的叙事与叙史。以一个银行人的视角与生活,穿透了那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代。

评分

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评分

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评分

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