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台湾版本之一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 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凯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
1969年10月21日,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岁。
魏东(www.igovm.com 之生活绘话) (一) 我以为…… 我是在这里开始理解这部小说的—— 是某个事物、某个人或者某个灵魂,在生命的沙漠上追逐我们,并且必然在我们到达天堂之时赶上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只不过是死亡:死亡必定在我们到达天堂之时赶上我们...
评分看了记者对王永年的访谈,忍不住说两句。 译者说不喜欢这本书,并认为它没有多大文学价值,行文结构比较糟糕,还说他与凯鲁亚克,我们都有代沟,他把这本书定性为一本年轻人的书。以凯鲁亚克的出生年(1922)来看,如果他活着的话,比译者还要长几岁,那么这年轻与年老的区别就...
评分上周终于读了《在路上》。说是终于,因为这本书名气大,听过很多年,以至于总有奇怪的错觉——好像读过似的。 说说这本书的优点,为什么值得一读。首先,书名听起来文艺,但实际风格粗犷,旅途故事不空洞。其次是内容坦诚,面对偷窃和性,没有遮遮掩掩,是表里合一的洒脱和无所...
评分“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杰克·凯鲁亚克 在很多人看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发生了很多大事,包括世界范围的左翼学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还有中国的文革等等。我们说这是一个“大时代”,并不是说它怎样影响了世界的进程,...
评分看了记者对王永年的访谈,忍不住说两句。 译者说不喜欢这本书,并认为它没有多大文学价值,行文结构比较糟糕,还说他与凯鲁亚克,我们都有代沟,他把这本书定性为一本年轻人的书。以凯鲁亚克的出生年(1922)来看,如果他活着的话,比译者还要长几岁,那么这年轻与年老的区别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