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中走来

从战争中走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张胜
出品人:
页数:489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6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06857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历史
  • 中国
  • 张爱萍
  • 战争
  • 军事
  • 近代史
  • 军界
  • 战争
  • 历史
  • 回忆
  • 军事
  • 成长
  • 奋斗
  • 勇气
  • 反思
  • 真实
  • 经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战争中走来》是想给父亲的书。作者说:我能天天和父亲在一起了。就像两个匆忙赶路的人,放下一切烦忧琐事,静静地回顾走过的旅程。在那些温馨的清晨和黄昏,我们坐在什刹海边那所居住了近40年的四合院里,听他一点一滴地回溯往事。父亲款款而谈,我间或提问,他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他的经历和情感,拍打着我的心灵,冲刷着我的思绪,我沉浸在不可名状的感动之中。不知不觉间,我为父亲录下了满满一箱磁带。

作者简介

张爱萍,1910年生人。15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的洪流,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上将。他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前线司令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文革”中被关押五年,复出后因抵制“文革”错误第二次被打倒。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的座右铭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我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1987年隐退。他自己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周围的人称他:“仙风道骨!”2003年7月5日去世,享年93岁。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章 皖东北
1.历史在这里凝固
2.元始天尊的弟子们
3.战场上的游僧
4.殊途同归
5.草莽江湖
6.龙争虎斗
7.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二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1.苏北战场
2.战争叫女人走开
3.我是他的“克星”
4.我愿意为他做出牺牲
5.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第三章 第一代海军军人
1.诞生在小村落中的中国海军
2.两个跛子
3.带回来一架手风琴
4.陈船厉炮
5.首长和战友
6.老死杭州
==第四章 最后的战争
1.迷雾中的一江山岛
2.华东军区的心腹之患
3.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
4.战略的契机
5.目标,一江山
6.天空和海洋
7.见微而知著
8.“D”日
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0.战争奏鸣曲
11.让历史来做结论
==第五章 最高统帅部
1.彭老总
2.和平年代的总参谋部
3.一把板斧
4.庐山云雾
==第六章 大漠黄沙
1.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2.周恩来和中央专委
3.青山处处埋忠骨
4.死亡之海
==第七章 桃花源
1.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2.理想的缩影
3.平民教育
4.毛泽东思想的信徒
==第八章 大彻大悟
1.走出桃花源
2.暗箱操作
3.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4.“文革”专案
5.让思想冲破牢笼
6.理性的思考
7.自由
==第九章 艰难的航天之路
1.召回
2.七机部230厂
3.达摩克利斯剑
4.在政治残局中
5.卢晨征的回忆
6.四块石头
7.困兽犹斗
8.生死由命
==第十章 强国之梦
1.老马识途
2.浩瀚的南太平洋
3.惹不起的人
4.水头如箭破夔门
5.在改革的大潮中
6.国防发展战略的对话
7.老革命面前的新问题
==第十一章 最后一个“士”
1.回归之路
2.末日到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初识标题,以为是革命前辈的战争回忆录。再看副标题“两代军人的对话”,又让人误以为是对话集。读完全书,不禁为张胜精巧的谋篇叫绝:以张爱萍将军的回忆为线索,穿插了大量相关人员——也包括张胜作为儿子的回忆。时空不断穿梭变换,时间的一头从1935年张爱萍事业起家顺...  

评分

不要只做历史的旁观者 徐庆全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  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信奉这种职业精神的记者,有的就因为要离前线再近一点,而牺牲了生命。对文字纪录者来说,也情同此理:如果你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知道的不足够多。可是,仅...  

评分

初识标题,以为是革命前辈的战争回忆录。再看副标题“两代军人的对话”,又让人误以为是对话集。读完全书,不禁为张胜精巧的谋篇叫绝:以张爱萍将军的回忆为线索,穿插了大量相关人员——也包括张胜作为儿子的回忆。时空不断穿梭变换,时间的一头从1935年张爱萍事业起家顺...  

评分

通篇看来,此书在豆瓣上评价过誉了,从写作手法上看,张胜是把自己代入了父亲的人生,以一个旁观者也以一个参与者写作了此书。但从读者来说,给阅读造成了人称的混乱,第一人称的"我",前面说的是张爱萍,后面可能就变成了作者本人;当然这是书的小节问题,我更关注的是,作者...  

评分

张将军在战时功勋不显,然在新中国部队建设与一些重大项目上的贡献广为人知。本书虽多陈战时琐事,却皆是其后力主自立思想之根源。一些政治风波的叙述也值得推敲玩味。而此书以回忆录之体,固受个人思想桎梏,可作为读史之一点来看。当然,这一点的位置还是非常之高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久没有书可以让我读到深夜了!一个推动历史进程的时候就必然是历史的一部分,他所经历的生活,遇到的人,发生的故事,都是探究历史所需要的。一个不懂政治的实干派,是黑暗中的光芒,是国家、政府需要的一种人,真是这样耿直的政治人物的存在,历史才能延续。其中所记录的历史更让人信服,有点像是口叙体,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

感慨万千

评分

好书好书,感情真挚,父子深情血浓于水;真实性高,敢说真话;

评分

好久没有书可以让我读到深夜了!一个推动历史进程的时候就必然是历史的一部分,他所经历的生活,遇到的人,发生的故事,都是探究历史所需要的。一个不懂政治的实干派,是黑暗中的光芒,是国家、政府需要的一种人,真是这样耿直的政治人物的存在,历史才能延续。其中所记录的历史更让人信服,有点像是口叙体,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

一口气两天读完,今年目前为止读过最精彩的一本书。和邱会作父子《心灵的对话》一样,本书也是采用类似子问父答的形式。读完两书最大的感受是:如果老爷子不愿(或不善于)写,有个脑子清楚的儿子太重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