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朝人不写本朝史”,但这本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传媒三十年》在力图寻找一种新的书写方式。
作为一名年轻的传媒评论人和研究者,作者宋守山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采用编年体的叙事结构,系统描述从1978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三十年中国传媒界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现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的传媒留一份底稿。
但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媒体参与者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传媒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江湖庙堂之间的进退忧伤。在过去30年的风云激荡中,中国传媒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参与其中的同时在以中国传媒人自己特有的责任和风骨,忠实记录时代进程,为历史留下鲜活底稿。《传媒三十年》展现了这些历史底稿的书写过程和期间鲜为人知的底层秘密,揭示了传媒深处的密码。
但中国传媒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绝不仅是铁肩道义、妙手文章的激越与悲情,这期间随着中国社会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传媒经营也一直让中国的传媒从业者们承载着市场与道义的双重重担。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层出不穷,中国媒体来到又一个全新变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何驾驭新媒体,如何建构全球化时代的媒体矩阵,成为中国媒体人面临的新问题。《传媒三十年》不仅从空间上将不同类型的媒体、记者以及经营策划案例加以介绍,让读者了解重大新闻的来龙去脉和媒体运营方式的变迁。同时也用具体案例增强全书故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生活在这个年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看那些风起云涌,纵横捭阖,在改革激荡的三十年中,并不缺少那样的历史。正如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一样。 而这本书,或者可以称作是有关记录...
评分生活在这个年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看那些风起云涌,纵横捭阖,在改革激荡的三十年中,并不缺少那样的历史。正如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一样。 而这本书,或者可以称作是有关记录...
评分正如封面上那句话“传媒眼里的中国,影响中国的传媒”。书名起为《传媒三十年》讲述中国传媒的“近代”历史,其实间接也是在讲中国这三十年的历史。1978年-2008年,这30年中国发生太多历史性的事件了,而这些事件都被传媒一一记录下来了。可以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中国的政治、...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年龄不大,早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宣称在写这样一本书。没想到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是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的。对南方的书一直比较信赖,买了至少不下十本了。看到这本书出版,赶紧从当当上订购了。 第一感觉封面的颜色不理想,绯红色缺乏厚重感、沧桑感,与传媒跌...
评分生活在这个年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看那些风起云涌,纵横捭阖,在改革激荡的三十年中,并不缺少那样的历史。正如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历史的记录者一样。 而这本书,或者可以称作是有关记录...
简简单单的一本书,梳理了1978-2008三十年来的一些传媒大事件,每一年都有选几个事件,比较像时间表,显得没什么重点,然而是了解现代传媒史的一本不错的开篇读物吧
评分崔恩卿、席文举、马云龙、王志刚……通过这本书可以一窥中国传媒界三十年的风云流变的部分碎片。一段历史,读读有益。
评分很不错
评分不错啊
评分2020.5.7看完 一路走来,波澜壮阔,澎湃激昂,媒体人最好的时代,有梦想,有热血,有无限可能。搭配《激荡三十年》服用更佳。 记录本身已是参与,中国媒体,改革开放三十年,有幸与时代同行,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