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

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漆永祥
出品人:
页数:31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5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3038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纪实文学
  • 漆永祥
  • 历史
  • 乡土
  • 2019
  • 纪实
  • 中国
  • 村史
  • 地方史
  • 漆家山
  • 故乡
  • 乡土中国
  • 记忆
  • 历史
  • 文化
  • 社会变迁
  • 口述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部编写新颖而风格独到的纪实类村史。作者在体裁上试图通过传统编年、纪传体纪事方式,又结合西方章节体史著的写作方法,对中国西部农村寂寂无名的一个小村庄自1965-2015年50年间的动荡变迁史,如自然环境、历史风貌、文化传承、衣食住行、婚嫁病死、节日习俗、医疗条件、防灾救役、移民迁徙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叙述与评介。同时对村中特色人物,用立为专传的形式记其一生苦乐悲欢的行实。全书虽仅写小山村50年的历史,然亦为中国西北农村50年的历史,并可折射出共和国50年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史料价值。作者既是村子50年历史的亲历者,又具有史家的眼光与文学者的气质,全书或客观叙事,或夹叙夹议,语言细腻,生动有趣,感情充沛,描摹亲切,穷源究委,巨细靡遗,既可当史书参稽,亦可当小品文欣赏,为当代之"豳风",史著之《七月》,有极强的感染力、共鸣性与可读性。用亦史亦文的笔法,用农民的身份与话语,为农民撰写的信史。在书中会看到一个偏僻村落百姓的日常生活,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叙事,看到真正血脉连贯风味浓厚的乡土气息。

作者简介

漆永祥(1965-),北京大学中文系与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北大中文系副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朝鲜《燕行录》、东亚学术与文化交流等的教学与科研。《五更盘道》作者。

目录信息

目录
13 │ 自古僻壤皆无史,且留一册在人间
——我为什么写漆家山50年村史
17 │ 引子:漆家山人从何而来?
上卷 自然环境·医疗卫生·农林畜牧·人口移民
003 │ 没有老死的马,只有滚屲的牛
——漆家山50年自然环境变迁史之一
007 │ 遍山皆野果,四野有珍馐
——漆家山50年自然环境变迁史之二
011 │ 山秃百鸟尽,天旱甘泉枯
——漆家山50年自然环境变迁史之三
016 │ 白茅青瓦斜阳外,热炕煮茶寒夜天
——漆家山50年居住环境变迁史之一
022 │ 采椽草屋火盆旺,茅坑露天不遮羞
——漆家山50年居住环境变迁史之二
027 │ 旱虐雨淫狼鼠害,对天鸣炮驱白魔
——漆家山50年自然灾害与防灾救灾史
035 │ 古来治病无他术,半是巫仙半是医
——漆家山50年医疗卫生条件变化记
043 │ 洋芋青稞小麦盛,黄牛瘦马山羊多
——漆家山50年农作物与畜牧业
056 │ 贫窘而能知礼,食足却鲜廉耻
——漆家山50年风俗变化记
064 │ 育子万般苦,生儿避远方
——漆家山50年人口增减史
070 │ 昨日梁秋燕,今朝聚宝盆
——今日西北农村的儿媳妇
077 │ 乔木遥瞻故园渺,祖坟弃置不夜天
——他们为什么移居新疆?
083 │ 万事十年倏忽间,山村一夜化虚无
——漆家山从极盛至极衰的十年
088 │ 年年草枯黄,矻矻何所为?
——漆家山人有什么用有什么未来
中卷 文化教育·公共娱乐·婚丧嫁娶·节日方语
095 │ 村中往来者,泰半是文盲
——漆家山50年文化教育史
099 │ 绣完了十八省,再绣上康熙爷
——漆家山文化娱乐生活
104 │ 唱尽古今不平事,赢得头颅白雪来
——漆家山社火与村戏
119 │ 纳礼说媒谋喜事,好生侍候盼婚期
——漆家山50年婚娶谐趣之一
122 │ 骑马盖头山路绕,唢呐声里娶新娘
——漆家山50年婚娶谐趣之二
127 │ 鸣炮披红贵客至,山茶疏粥敬亲朋
——漆家山50年婚娶谐趣之三
132 │ 花烛洞房闹嚷罢,一夜折腾到天明
——漆家山50年婚娶谐趣之四
136 │ 死生灾病凄凉度,幸有祖坟埋尸骸
——漆家山50年丧葬史
154 │ 八道鬼神祀脍果,四山野菜荐饥肠
——漆家山节日与饮食
185 │ 土语方言唇齿重,秦声陇调寄情深
——漆家山方言土语
下卷 漆家山村民小传
201 │ 太爷老师漆润江
227 │ 村中火盆漆大娃
252 │ 无欲无求雄太爷
256 │ 纸活画匠漆兴昌
260 │ 常任副队长漆二贯
265 │ 一生盼儿漆早成
269 │ 精算会计高尕老大
273 │ 林场工人漆金保
277 │ 杀人凶犯漆富保
281 │ 打工暴亡漆尕驴、漆想红
285 │ 【代跋】半生如幻梦中度,百样苦辛一场空
——我是什么东西?!
附 录
289 │ 附录一:1965-2015年漆家山家族户数人口表
(含迁往新疆及其他地方的人口)
303 │ 附录二:1965年漆家山家族户数人口表
308 │ 附录三:2015年漆家山现居住家族户数人口表
313 │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学性强过史学性。 关于“村史”的体裁体例、编纂书写等问题并不明确。当今的“村史”写作自然不能完全沿袭方志体例,单纯描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特殊人物等,应该还能够有新的时代性的内容。最有创建的当属第一部分,关于当前偏远农村发展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有意义。最寄托作者感情的当在第三部分——人物小传吧。 文风朴实,语言质朴不花哨,感情也真挚,颇能勾起我的怀乡之情,只是有地方显得僵硬。

评分

很多内容感同身受,写得真情实感,村史可能还算不上吧,可读

评分

最早是在漆老师朋友圈看到,着魔一般地喜爱他描述关于家乡的风土人情,听他描绘儿时的趣事,总有种不过瘾的感觉,此次汇集成书,真是一桩美事。 扎实的文字功底,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很强;又能见到文学、文献学、社会学及史学的视野,读之很有滋味。对他把自己和自己成长的土地剖开来给大家看的坦率和真诚非常敬佩,能见到的是他对家乡深沉的爱和根植于文化本身的人文关怀。

评分

最早是在漆老师朋友圈看到,着魔一般地喜爱他描述关于家乡的风土人情,听他描绘儿时的趣事,总有种不过瘾的感觉,此次汇集成书,真是一桩美事。 扎实的文字功底,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很强;又能见到文学、文献学、社会学及史学的视野,读之很有滋味。对他把自己和自己成长的土地剖开来给大家看的坦率和真诚非常敬佩,能见到的是他对家乡深沉的爱和根植于文化本身的人文关怀。

评分

文学性强过史学性。 关于“村史”的体裁体例、编纂书写等问题并不明确。当今的“村史”写作自然不能完全沿袭方志体例,单纯描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特殊人物等,应该还能够有新的时代性的内容。最有创建的当属第一部分,关于当前偏远农村发展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有意义。最寄托作者感情的当在第三部分——人物小传吧。 文风朴实,语言质朴不花哨,感情也真挚,颇能勾起我的怀乡之情,只是有地方显得僵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