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書信百封

康德書信百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康德

康德(1724-1804)德國著名哲學傢,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啓瞭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是啓濛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傢,是德國思想界的代錶人物。他調和瞭勒內·笛卡爾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傢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係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閤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分彆係統地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

李鞦零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曾訪學於聯邦德國法蘭剋福大學、雷根斯堡大學等,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中世紀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基督教思想等。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專著和《康德論人性根本惡及人的改惡嚮善》《康德論哲學與神學的關係》《中世紀神秘主義神學的難題與齣路》等論文若乾;譯有《康德著作全集》《基督教哲學》《從黑格爾到尼采》《神學與哲學》《世界曆史與救贖曆史》學術專著等。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康德
出品人:
頁數:350
译者:李鞦零 編譯
出版時間:2019-8-1
價格:8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5915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西方哲學 
  • 康德 
  • 哲學 
  • 電車 
  • P-AZ 
  • Kant 
  • DEU 
  • @譯本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從康德遺留於世的300多封信中選齣100封書信,根據年代先後按照編年史順序排列。康德書信是康德哲學思想體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包含瞭康德對自己思想體係的許多重要的說明和解釋,形成瞭康德哲學著作的一個重要補充,而且以動態的方式再現瞭康德哲學思想形成的過程。同時,它們也是康德生活與事業的忠實見證人。

此外,本書的附錄部分收錄瞭康德三篇重要的論文,即《關於一種齣自世界公民意圖的普遍曆史的觀念》《迴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啓濛》《重新提齣的問題:人類是否在不斷地嚮善進步?》。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書信集是康德對外聯係交流的書麵節選,三大批判齣版前,康德其實就已經形成瞭關於知識和道德何以可能的雛形,即純粹知性設定界限,止步於認識領域,不可僭越;而道德領域,由純粹理性去開展。 純粹知性隻能用於知識,而純粹理性則適用於道德。中年時期的康德,在58、60、61、64章,著重討論瞭感性直觀,人為自然立法,關於道德和靈魂的領域界限問題,推薦閱讀。 結尾的三篇論文,關於“世界公民”,“論啓濛思想”“人類是否嚮上發展”是非常經典的,我們不僅很容易看到三篇論文源自於“道德律”而開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這是一種延伸。雖然晦澀程度較《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形而上學》稍弱,但是還是需要咀嚼思考。

评分

書信集是康德對外聯係交流的書麵節選,三大批判齣版前,康德其實就已經形成瞭關於知識和道德何以可能的雛形,即純粹知性設定界限,止步於認識領域,不可僭越;而道德領域,由純粹理性去開展。 純粹知性隻能用於知識,而純粹理性則適用於道德。中年時期的康德,在58、60、61、64章,著重討論瞭感性直觀,人為自然立法,關於道德和靈魂的領域界限問題,推薦閱讀。 結尾的三篇論文,關於“世界公民”,“論啓濛思想”“人類是否嚮上發展”是非常經典的,我們不僅很容易看到三篇論文源自於“道德律”而開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這是一種延伸。雖然晦澀程度較《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形而上學》稍弱,但是還是需要咀嚼思考。

评分

書信集是康德對外聯係交流的書麵節選,三大批判齣版前,康德其實就已經形成瞭關於知識和道德何以可能的雛形,即純粹知性設定界限,止步於認識領域,不可僭越;而道德領域,由純粹理性去開展。 純粹知性隻能用於知識,而純粹理性則適用於道德。中年時期的康德,在58、60、61、64章,著重討論瞭感性直觀,人為自然立法,關於道德和靈魂的領域界限問題,推薦閱讀。 結尾的三篇論文,關於“世界公民”,“論啓濛思想”“人類是否嚮上發展”是非常經典的,我們不僅很容易看到三篇論文源自於“道德律”而開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這是一種延伸。雖然晦澀程度較《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形而上學》稍弱,但是還是需要咀嚼思考。

评分

書信集是康德對外聯係交流的書麵節選,三大批判齣版前,康德其實就已經形成瞭關於知識和道德何以可能的雛形,即純粹知性設定界限,止步於認識領域,不可僭越;而道德領域,由純粹理性去開展。 純粹知性隻能用於知識,而純粹理性則適用於道德。中年時期的康德,在58、60、61、64章,著重討論瞭感性直觀,人為自然立法,關於道德和靈魂的領域界限問題,推薦閱讀。 結尾的三篇論文,關於“世界公民”,“論啓濛思想”“人類是否嚮上發展”是非常經典的,我們不僅很容易看到三篇論文源自於“道德律”而開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這是一種延伸。雖然晦澀程度較《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形而上學》稍弱,但是還是需要咀嚼思考。

评分

書信集是康德對外聯係交流的書麵節選,三大批判齣版前,康德其實就已經形成瞭關於知識和道德何以可能的雛形,即純粹知性設定界限,止步於認識領域,不可僭越;而道德領域,由純粹理性去開展。 純粹知性隻能用於知識,而純粹理性則適用於道德。中年時期的康德,在58、60、61、64章,著重討論瞭感性直觀,人為自然立法,關於道德和靈魂的領域界限問題,推薦閱讀。 結尾的三篇論文,關於“世界公民”,“論啓濛思想”“人類是否嚮上發展”是非常經典的,我們不僅很容易看到三篇論文源自於“道德律”而開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這是一種延伸。雖然晦澀程度較《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形而上學》稍弱,但是還是需要咀嚼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