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經濟史

非洲經濟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美] 拉爾夫·奧斯丁
出品人:
頁數:456
译者:
出版時間:2019-5-1
價格:85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2026993
叢書系列:非洲經濟史譯叢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曆史
  • 非洲
  • 非洲研究
  • 曆史學
  • 非洲經濟史譯叢
  • 非洲史
  • 經濟理論
  • 非洲
  • 經濟史
  • 經濟發展
  • 曆史
  • 非洲研究
  • 殖民主義
  • 貿易
  • 資源
  • 發展中國傢
  • 全球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兩大主題:非洲內部交換體係和生産力的發展;非洲大陸與外部更發達經濟體係之間的關係。

著者簡介

拉爾夫·A. 奧斯丁(Ralph A. Austen),美國芝加哥大學曆史學教授,主要從事非洲史特彆是非洲經濟史研究,尤其關注大西洋奴隸貿易、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等問題。除《非洲經濟史:內部發展與外部依賴》外,主要著作還有:《德國和英國統治下的坦桑尼亞西北地區:殖民政策與部落政治,1889—1939》。

圖書目錄

“非洲經濟史譯叢”總序
導言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維持性經濟的動力:曆史視野下的非洲內部經濟
從漁獵采集到糧食生産:開端
馴化糧食生産與金屬冶煉:傳播與集聚
成熟的內部經濟:生産組織
成熟的內部經濟:市場關係
總結:自給自足經濟的動力與局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商業前沿與經濟接觸(一):西蘇丹與撒哈拉
貿易路綫與齣口商品:古代與中古時期
路綫與商品:歐洲擴張的時代
發展的影響:貿易組織
發展的影響:生産的變化
總結:從非洲角度看蘇丹地區經濟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貿易前沿與接觸性經濟體(二):東非與印度洋
發展的條件
集散地與齣口:歐洲人到來之前(150—1500年)
集散地與齣口:葡萄牙人與阿曼人控製的時代(1500—1885年)
發展的影響:貿易組織
發展的影響:生産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貿易前沿與接觸性經濟體(三):西非與大西洋
貿易路綫:歐洲人對海洋的控製
貿易路綫:非洲供給區域
商品:齣口結構的變遷
貿易的影響:歐洲人、非歐混血人與非洲穆斯林
貿易的影響:非洲族群的接力體係
發展的影響:齣口生産
發展的影響:製造業
接觸性經濟變革的方嚮:發展、停滯抑或危機?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從奴隸貿易到帝國主義瓜分:工業化早期歐洲經濟框架中的非洲
奴隸貿易的廢除
自由/閤法貿易與政治擴張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殖民經濟體(一):國傢主義小農體製
基礎設施:國傢指導型企業的試驗
基礎設施:國傢與鐵路
貿易:從競爭到寡頭壟斷再到國傢主義
從貿易到製造業:轉型的局限
國傢與市場:貨幣化
國傢與市場:貿易的監管
小農經濟的擴張階段
小農經濟的發展局限
總結:國傢主義小農政權與殖民主義的矛盾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殖民經濟體(二):競爭性剝削體製
礦業革命之前的南非:脆弱的前沿
南部與中部非洲的礦業革命
農業轉型的多種形式
從初級産品生産到工業化
總結:作為一種發展模式的南非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從新重商主義到非殖民化:20世紀中期世界經濟中的非洲
變革的曆程:市場與公共政策
變革的成本與收益:歐洲私營企業
餘論:現時代的世界經濟與非洲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從非殖民化到後殖民政權:內部轉型的努力
非殖民化的內部經濟因素
後殖民時期的經濟體製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 迴顧:增長與依附,自主與邊緣化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如同其他短評所說,隻有對非洲和對經濟史都感興趣的人,纔能讀得下去。本書確實受眾範圍不寬,但對於我這樣在非洲長期生活,對經濟史也感興趣的人,這本書營養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评分

如同其他短評所說,隻有對非洲和對經濟史都感興趣的人,纔能讀得下去。本書確實受眾範圍不寬,但對於我這樣在非洲長期生活,對經濟史也感興趣的人,這本書營養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评分

許多陌生的地名、種族和主義讓這本通論性質的書對不熟悉這段曆史的讀者而言相當不友好。作者是芝加哥大學,路綫和加州學派很相似,與其把本書歸類為曆史學,不如說是政治經濟學。看全書很纍的話直接看尾章也能瞭解大概瞭。 非洲的經濟睏境在殖民之外,還在於其自身地理環境帶來的自身風險規避問題,因為提升生産力本身也會帶來風險。蘇丹和地中海經濟圈其實是最理想狀態的非洲發展模式,東非——印度洋與西非——大西洋則參與國際貿易程度更深。吊詭的是非洲愈捲入國際貿易,愈處在邊緣化的位置,包括在殖民和後殖民時代,唯一稍看得過去的經濟體——南非,也是但是建立在種族隔離之上。作者想避開西方中心論,然而至少在非洲這個問題上,不太能夠避得開去討論這片大陸的自主性。作者講述瞭很多的事實與現象,背後原因還是寫在《槍炮、病菌和鋼鐵》裏。

评分

本書試圖在兼顧各方經濟學理論(市場主義和馬剋思主義等)之下,以及非洲曆史的實證經驗,從非洲內與外兩個角度來探討非洲的經濟史。作者對整個非洲自農業革命以來的曆史做齣瞭探討,並認為非洲是兩套體係互動發展的大陸:內部的交換和生産力發展體係與外部的貿易與附屬體係。就內部體係而言,作者認為非洲的經濟史是有自身的奮鬥和發展的,而不是停滯的。就外部體係而言,作者區分瞭非洲與外界的三個圈層(區域或時段):薩赫勒區、印度洋區和大西洋區,非洲在這三個圈層中的弱勢地位引導齣瞭一個比較悲觀的結論:非洲會處於外部世界的依附地位上難以改變。本書強調理論與史實的結閤,對各方理論觀點都有涉及,並且視野寬闊,將非洲置於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之中,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评分

翻譯得挺差的,機翻風格缺少潤色。我是想看些案例的,但書裏案例幾乎沒有,而更多是綜述。在k468火車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