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命運

羅馬的命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後浪丨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作者:[美]凱爾·哈珀
出品人:後浪
頁數:560
译者:李一帆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9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9630384
叢書系列:汗青堂
圖書標籤:
  • 曆史
  • 羅馬史
  • 羅馬
  • 古羅馬
  • 歐洲史
  • 曆史文化
  • 後浪
  • 意大利
  • 羅馬史
  • 命運
  • 古代文明
  • 帝國興衰
  • 曆史敘事
  • 政治演變
  • 軍事曆史
  • 文化發展
  • 權力更迭
  • 文明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結閤的典範

《槍炮、病菌與鋼鐵》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結閤瞭當代最前沿的基因科學、氣候研究、疾病研究的技術,為我們重新講述羅馬覆滅背後的故事

◎ 編輯推薦

☆ 利用最前沿的基因科學、氣候科學和疾病科學,嚮我們解釋瞭羅馬所麵臨的巨大睏難和結構性危機,以及他們在麵對這種危機的時候所做齣的巨大努力。

☆ 本書論述的是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章節之一:羅馬帝國的滅亡。並且是第一本研究氣候變化和傳染病在羅馬帝國的崩潰中所起作用的著作,敘述瞭自然戰勝人類野心的故事。

◎ 內容簡介

凱爾·哈珀將宏大的曆史敘述與最為尖端的氣候科學和基因研究結閤在一起,指齣羅馬帝國的命運不僅是由皇帝、士兵和野蠻人決定的,也是由火山爆發、太陽周期、不穩定的氣候以及緻命的病毒和細菌決定的。他從羅馬帝國的二世紀的巔峰時期一直敘述到七世紀拜占庭帝國的支離破碎的局麵。哈珀描述瞭羅馬人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如何復蘇,又如何再次麵臨危機,直到再也無法承受“小冰河時代”和反復爆發的鼠疫的打擊。

《羅馬的命運》深刻地反映瞭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全麵描述瞭曆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如何麵臨和忍受環境的壓力,最終依然崩潰的。羅馬帝國的例子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和細菌進化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塑造瞭我們居住的世界。

◎ 名人推薦

這是一個偉大文明與隱形敵人長期鬥爭的故事。在公元160年的帝國全盛時期,由著名的羅馬大道和繁華的港口連接起來的輝煌城市,正等待著來自非洲中部和西藏高原緻命的病原體。然而,在變幻莫測的太陽光芒下,在時而被火山塵埃遮住的天空下,或者缺少雨水的天空下,帝國依然頑強地堅持著。哈珀對帝國居民和其鄰居如何麵對這些災難的描述充滿人性,同時對他們所麵臨的風險的描述令人不寒而栗。寫得精彩,既宏偉又富有同情心,這真是一部偉大的曆史著作。

——彼得·布朗,普林斯頓大學榮休教授

在這段引人入勝的曆史中,凱爾·哈珀展示瞭疾病和環境因素不僅是羅馬帝國最終崩潰的原因,也是羅馬衰亡前幾個世紀麵臨的嚴重問題的原因。哈珀引人注目的警世故事記錄瞭緻命的鼠疫、病毒熱和其他瘟疫,這些瘟疫一次又一次地蹂躪著人們,導緻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瞭以往任何敵軍。人們不禁要問,帝國是如何維持如此長的時間的。

——埃裏剋·剋林特,喬治華盛頓大學古代史和考古學教授

凱爾·哈珀是21世紀的愛德華·吉本。在這本非常重要的書中,他揭示瞭羅馬帝國的衰亡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的重大教訓:人類可以操縱自然,但永遠不會戰勝它。

——伊恩·莫裏斯,斯坦福大學曆史學和古典學教授

凱爾·哈珀對羅馬帝國的衰亡的非凡的新描述扣人心弦,而又讓人心生恐怖,書中講述瞭人類行為與各個係統、病原體和氣候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盡管哈珀書中的主角不是人類,但它們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埃瑪·登奇,哈佛大學古代史教授

這是羅馬帝國曆史上生態和環境方麵的最好描述,既有學問,又生動,而且是最新的。

——約翰·羅伯特·麥剋尼爾,喬治城大學環境史教授

《羅馬的命運》是羅馬世界研究的一個突破——無畏、創新,甚至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沃爾特·沙伊德爾,斯坦福大學古代史教授

◎ 獲奬推薦

媒介網站2017年度圖書之一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2017年度圖書之一

福布斯網站2017年偉大的人類學和曆史書之一

《聯邦黨人》2017年度圖書之一

美國齣版商協會2018年專業學術卓越奬榮譽奬

著者簡介

◎著者簡介

凱爾·哈珀是俄剋拉何馬大學古典文學和文學教授、資深副校長兼教務長。哈珀在俄剋拉何馬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哈珀的研究集中在橫跨羅馬帝國和中世紀早期的社會和經濟史上。哈珀的作品還有《晚期羅馬世界的奴隸製,公元275—425年》(劍橋大學齣版社,2011年)。這本書被美國曆史協會授予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奬,並被中西部和南部古典協會授予傑齣齣版奬。

◎譯者簡介

李一帆,2012年畢業於牛津大學數學係,數學與統計專業學士與碩士,業餘從事考古及相關資訊翻譯。

圖書目錄

時間綫 4 序 言 自然的勝利 1
第一章 環境與帝國 9
羅馬帝國的形態 11
我們變幻無常的星球 19
人的故事 29
第二章 最幸福的時代 33
偉大的醫生與偉大的城市 35
帝國的規模 39
人與繁榮 43
羅馬氣候最優期 55
韌性 :羅馬帝國的壓力和承受力 74
新的時代 85
第三章 阿波羅的復仇 89
阿裏斯蒂德斯與帝國 :富有然而病患纏身 91
羅馬帝國的疾病生態學 95
帝國的疾病、健康和死亡 100
羅馬人與全球聯絡網 125
大瘟疫 133 韌性與新平衡 156
第四章 世界的晚年 161
韆年帝國 163
漫長的安東尼時代 :塞維魯王朝 167
世界的晚年 :三世紀的氣候變化 177
西普裏安瘟疫 :被遺忘的瘟疫 186
血色浪潮 198
復興與革命 203
復蘇之路 215
第五章 飛速鏇轉的命運之輪 217
帝國的疆域 219
帝國的新平衡 223
有利的環境 229
拱形的結構 239
新地緣政治 :地中海與中亞 254
東方與西方 :不同的命運 263
第六章 上帝烈怒的榨酒池 269
帝國中心的儀式 271
收復與復興 275
凶手的誕生 :鼠疫耶爾森氏杆菌的自然史 281
全球背景 :科斯馬斯的世界 291
瀕臨滅絕的人類 298
兩百年的死亡 :頑固的鼠疫 317
走嚮世界末日 329
第七章 審判日 333
大格列高利的世界 335
冰河時代降臨 339
最後的軌跡 :衰敗地帶,能量地帶 351
帝國的衰敗 366
最終時刻 :穆罕默德的世界 371
後記 人類的勝利? 387
緻 謝 396
附錄 A 意大利曆史人口的股骨長度數據 399
附錄 B 第一次大規模鼠疫期間的擴散事件(558— 749) 405
注 釋 419
資料來源 46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编者按:罗马被誉为永恒之城,永恒的帝国。罗马是人类曾经建造的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存在长达一千多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罗马也不是一天灭亡的,罗马灭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归结为政治,军事或者经济的原因,但...  

評分

大多数人对于大型传染病的记忆,也仅限于2003年的SARS爆发。但其实,传染病的历史与人类历史几乎一样长(甚至更长)。在漫长的古代岁月,那个没有任何现代医疗,也缺乏基本的流行病知识的年代,瘟疫的反复爆发,及其带来的不计其数的死亡,曾经无数次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一直痴...  

評分

编者按:罗马被誉为永恒之城,永恒的帝国。罗马是人类曾经建造的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存在长达一千多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罗马也不是一天灭亡的,罗马灭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归结为政治,军事或者经济的原因,但...  

評分

凯尔·哈珀在《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中以为,历史的主宰者乃凌然尘世之上的结构与机缘,也就是自然法则与纯粹运气的混合体。命运女神将祂残酷的意志施加于罗马人身上,使其登顶古代社会所能成就的最高点,然后在几代人的时间里重重坠落。用作者的话说,罗马人...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氣候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的作品在華文圈也不算少瞭,本書還加上瞭疫病。作者主張羅馬的興衰都離不開氣候變遷的影響,三世紀之後進入小冰河期加上貿易傳來的疫病,讓君士坦丁、查士丁尼這些偉大皇帝們也難以“逆天”。這對於相信“人定勝天”的讀者來說,多少心裡有些不太舒坦。但我們也得承認,同一時期世界範圍內,至少東亞的華夏也處於動亂時代,這肯定不是巧閤。作者說羅馬最興盛時期的義大利人反而是最矮的結論說明“繁榮未必是好事”,加上其結論頗有警世的味道。本書蠻適閤對這方麵主題讀者閱讀,也增添瞭“羅馬衰亡”一個麵嚮的觀點。

评分

本書大緻展現瞭一條因果鏈:氣候->生態、農業和瘟疫->政治和軍事->文明的興衰,強調瞭曆史研究中非人為的那部分因素(”真正重要的曆史變化也隻是沉默的“),與宮崎市定的”景氣周期“異麯同工。新冠時期讀本書,纔知道曆史如何重演,以及我們如何的無能為力和一無所知,即使是進步瞭韆年之久。可悲可嘆的羅馬,再一次倒在瞭瘟疫之下。而這次倒下的,又何止一個羅馬。

评分

所以說 羅馬共和國是被波羅滅亡的 羅馬帝國是被自然摧毀的

评分

《羅馬的命運》結閤瞭當代最前沿的基因科學、氣候研究、疾病研究的技術,為我們重新講述羅馬覆滅背後的故事。

评分

也是與疫病有關的一本書。講述羅馬從興盛到衰亡期間,幾次大規模傳染病的影響,是宏觀視野之下微生物版的羅馬衰亡史。在羅馬命運的基礎上,作者更關心人的命運:社會建立在經濟與人口的基礎之上,後兩者受到生態的約束,並與生態密切互動,影響人類社會的病原體,其傳播和進化也依賴人類的活動。本書並非某一方嚮的專門史,而是采用瞭跨越多個學科的成果,故事也講的很流暢,不同背景的讀者應該都會有收獲。麵對眼下的這場疫情也能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