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以她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同时》为书名,这本苏珊桑塔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在她去世后出版。中文译本由黄灿然,翻译过其众多作品的“钦定”译者译出。在后记中,黄灿然承认桑塔格在英语中是一位文体大家,绝非“读起来蛮好的”,他说若是读者觉得他的译文“读起来蛮困难的”...
评分(选自本人博客“我的阅读我做主”: http://blog.sina.com.cn/bookscent )2009.4.23 5年前通过《书城》杂志知道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她对看似简单的现象或事物(比如摄影)所做的深刻评论,让人眼前一亮。与许多“按需制造意见”(桑塔格语)的文化学者不同,她...
评分写作时只用想象的眼睛盯着后代。 美是理想化的历史的一部分,而理想化的历史本身又是安慰的历史的一部分。 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种类的严肃性所复制的。 认同心目中的的这样一个时代,它具有内省的能量、热情地求知、自我牺牲的准则...
评分因为自己一个在写书评,所以很留意大家的写作风范。从昆德拉到卡尔维诺再到桑塔格,我终于知道那种不动声色不掉书袋的书评才是最见功力的。这里只说桑塔格。 我一直认为书评就是一种软文,它来源于作品但又比作品更有趣。因为书评人抽取了作品中最有趣的东西呈现...
评分感谢桑塔格。 ------------ 这里只是一部分摘抄而已。 “美学本身是一个准道德方案。……并且我要冒昧地说,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种类的严肃性所复制的。实际上,关于美的各种各样的定义,其接近貌似美德的特征和貌似更充分的人性的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