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与洪祸

血战与洪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梅桑榆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4202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战争
  • 灾难
  • 历史
  • 冒险
  • 生存
  • 冲突
  • 末世
  • 史诗
  • 英雄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徐州会战,局势恶化,危急关头,蒋介石飞赴郑州,组织兰封会战,阻挡日军西进。抗日将士拼死搏杀,战斗残酷激烈,惊心动魄,万千英雄血洒疆场。

以水代兵,致使黄河泛滥,泛区田舍荡然,一片汪洋,人民或葬身洪水,或流离失所,或冻馁而亡。花园口掘堤事件,一时震惊中外,灾情之惨重前所未有。

本书客观而详细地描述了蒋介石在危急关头怎样调集10余万军队,在豫东地区组织并指挥“兰封会战”,围攻沿陇海铁路西进的士肥原第十四师团,以及国民党军官兵怎样与日军展开一系列残酷激烈、惊心动魄的战斗。全面披露了花园口掘堤怎样从决策到实施,以及国民党当局害怕国内与国际社会舆论的谴责,如何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的种种内幕。真实地再现了黄河泛滥之后,泛区田舍荡然,一片汪洋,人民或葬身洪水,或流离失所,或冻馁而亡的悲惨情景。其中对“兰封会战”的详细介绍,为同类题材所未有。

作者简介

梅桑榆,原名梅晓东,安徽凤阳人,中国作协会员,职业作家。已出版长篇纪实文学,历史专著与杂文随笔集十余部,并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大量文章。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许多报刊、网站选载、连载或被作为中学语文辅导教材,并被选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二十世纪中国幽默杂文》、《名家散文精粹》等数十种选本。现居北京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危急关头
1.大会战局势恶化,蒋介石飞赴郑州
2.豫东受敌威胁,薛岳临危受命
3.日军师团强渡黄河,天然防线一夜失守
4.鲁西南重镇菏泽陷落,师长李必蕃自杀殉国
5.坏消息接踵而至,蒋介石愤怒异常
6.蒋介石部署兰封会战,李宗仁下令放弃徐州
第二章 兰封鏖兵
1.土肥原师团孤军深入,薛伯陵下令全面进攻
2.宋希濂猛攻敌据点,桂永清火线分兵权
3.关键时刻显出谁亲谁疏,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
4.猛攻半日便克敌,兵不在多而在精
5.日军东西遭夹击,敌酋率部大转移
6.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二将军小胜成“大捷”,桂永清报喜不报忧
8.日军乘隙西进,“校长”大发雷霆
9.救援者有功竟获罪,指挥者乱中铸大错
10.宋军长奉命夺回要地,马旅长杀敌壮烈牺牲
11.“德国将军”拒不援手,“鹰犬将军”攻城受挫
12.总司令亲临前线,龙师长戴罪图功
第三章 合围攻坚
1.战区长官部署东西合围,最高统帅下达歼敌命令
2.夺据点伤亡惨重,历血战铁路通车
3.胡宗南率部东进,曲兴集初战告捷
4.敌据点得而复失,军团长脸上无光
5.俞济时肩负重任,攻坚战惨烈艰难
6.攻击部队胜利在望,形势骤变无奈退兵
第四章 战局陡转
1.日军重兵西攻,东部防线危殆
2.豫东重镇归德失守,兰封战局急转直下
3.被动局面难逆转,蒋介石下达撤军令
4.十万军队大撤退,孤师奉命守开封
5.英雄拼死搏杀难敌众,日军多路猛攻占故都
第五章 以水代兵
1.郑州城岌岌可危,程颂云忧心忡忡
2.大军西撤无兵可调,秘密决策悄然出笼
3.长官部计划很快获准,军政界要人早已“上书”
4.黄委会主任陈明掘堤利害,蒋介石嘱告“切戒妇人之仁”
5.掘堤地点选定赵口,“以水代兵”拉开序幕
6.众官兵冒雨掘堤,总司令亲自督工
7.三次掘堤均告失败,工兵营长高招不高
第六章 放出黄水
1.蒋师长建议获批准,熊处长连夜测地形
2.新八师奉命“大破坏”,守国土官兵多捐躯
3.蒋在珍名系花园口,指挥者走进抗战史
4.为活命父老赶来抗议,怕造孽百姓不愿助工
5.掘堤成功水流小,扩大缺口用炮轰
第七章 掩人耳目
1.黄水所至尽成泽国,蒋公密令掩盖真相
2.商震发布假电文,陈诚谎言骗记者
3.工兵奉命制造假象,军民联合表演抢堵
第八章 泛区击敌
1.敌兵被困断粮秣,我军涉水袭“孤岛”
2.薛岳下令歼孤敌,平民设酒毙兽兵
3.日军死到临头不忘淫乐,百姓男扮女装巧端敌巢
第九章 洪水无情
1.保长锣声惊百姓,政府放赈慰灾民
2.大难临头百姓忙逃命,浊流所至田园变汪洋
3.洪水袭来人惊恐,青年挺身救村邻
4.死里逃生仍难保命,被困灾民度日如年
5.泛区广大渡船少,“送命托盘”送命多
6.遇狂风桅折船翻,幸存者求救无门
7.洪水暴涨山峰将塌,灾民绝望救星忽来
第十章 哀鸿遍野
1.政府赈济僧多粥少,民众捐款杯水车薪
2.郑州沦为悲惨世界,火车竟成“救生之船”
3.求生者云集灾民聚散地,逃难人需闯多道“鬼门关”
4.拼命逃出泛区,转眼落入虎口
5.市县虽设收容所,灾民难入“幸福圈”
6.背井离乡逃荒路,生离死别血泪流
第十一章 死亡线上
1.饥饿无食人濒死,吃遍世间动植物
2.笮草雁粪成“珍品”,河滩惨状惊煞人
3.满街摊贩苦叫卖,食品奇特粮价高
4.卖尽家当为求几顿饭,一亩土地难换一斗粮
5.卖女鬻妻为活命,泪水哭声断人肠
6.被卖妇女命运悲惨,当妾做妓任人欺凌
7.灾区饿殍遍野,乡村十室九空
8.瘟疫流行欺贫弱,患者无药多丧生
附录
泛区面积及受灾人口考
花园口工程纪实
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碑碑文
花园口合龙追记
“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张群为花园口合龙典礼题词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938年国民党为阻挡侵华日军,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人民或葬身洪水,或流离失所冻馁而亡。一时举世震惊。国民政府指责日军炸堤,各国亦纷纷谴责日军,因为没人会相信一国政府竟会对自己的国民采取此等极端手段……前几天天朝也决堤了

评分

从国民党和民间两个视角,展现了决堤的前因后果。我愿意相信,但凡国民党能在正面战场取得巨大胜利,都不会采取这种同归于尽的策略。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牺牲太多了。

评分

从国民党和民间两个视角,展现了决堤的前因后果。我愿意相信,但凡国民党能在正面战场取得巨大胜利,都不会采取这种同归于尽的策略。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牺牲太多了。

评分

1938年国民党为阻挡侵华日军,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人民或葬身洪水,或流离失所冻馁而亡。一时举世震惊。国民政府指责日军炸堤,各国亦纷纷谴责日军,因为没人会相信一国政府竟会对自己的国民采取此等极端手段……前几天天朝也决堤了

评分

从国民党和民间两个视角,展现了决堤的前因后果。我愿意相信,但凡国民党能在正面战场取得巨大胜利,都不会采取这种同归于尽的策略。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牺牲太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