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入史

由图入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西书局
作者:李清泉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515709
丛书系列:六零学人文集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李清泉
  • 墓葬美术
  • 2019
  • 2019艺术史
  • 艺术
  • =j=
  • *上海·中西书局*
  • 历史
  • 图鉴
  • 文化
  • 艺术
  • 中国历史
  • 古代史
  • 文物
  • 博物馆
  • 视觉史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图入史》是李清泉教授的艺术史研究论文集。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天门”三议,讨论墓门与墓葬壁画中“门”的意象;第二部分“壁画考辨”,讨论壁画的相关个案;第三部分“墓葬新释”,主要探讨墓葬形制的有关问题;第四部分的两篇长文,是对山东石窟艺术的研究。全书既有综论性质的总结概括,也有众多角度新颖、分析方法多样的个案研究,并随文附有100余幅插图,是一部内容扎实的论集。

作者简介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2001—2002年间,任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2年、2005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亚洲艺术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

目录信息

目录
“天门”三议
墓门与“天门”——陕北东汉墓门画像主题考
“天门”寻踪
引魂升天,还是招魂入墓——马王堆汉墓帛画的功能与汉代的死后招魂习俗
壁画考辨
墓葬中的佛像——长川1号壁画墓释读
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备茶图与备经图
墓葬中的会棋图——以辽墓中的《三教会棋图》和《深山会棋图》为例
“装堂花”的身前身后——兼论徐熙画格在北宋前期一度受阻的原因
墓葬新释
真容偶像与多角形墓葬——从宣化辽墓看中古丧葬礼仪美术的一次转变
宣化辽代壁画墓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
空间逻辑与视觉意味——宋辽金墓“妇人启门”图新论
“一堂家庆”的新意象——宋金时期的墓主夫妇像与唐宋墓葬风气之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研究印证了那句话“尽精微,致广大”。 几个个案研究,集聚了学者多年的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用方法非常多样,文成法立! 比如关于马王堆帛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但是学者依然给出了新东西,从汉代天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马王堆帛画的功能(引魂升天?...

评分

研究印证了那句话“尽精微,致广大”。 几个个案研究,集聚了学者多年的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用方法非常多样,文成法立! 比如关于马王堆帛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但是学者依然给出了新东西,从汉代天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马王堆帛画的功能(引魂升天?...

评分

研究印证了那句话“尽精微,致广大”。 几个个案研究,集聚了学者多年的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用方法非常多样,文成法立! 比如关于马王堆帛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但是学者依然给出了新东西,从汉代天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马王堆帛画的功能(引魂升天?...

评分

研究印证了那句话“尽精微,致广大”。 几个个案研究,集聚了学者多年的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用方法非常多样,文成法立! 比如关于马王堆帛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但是学者依然给出了新东西,从汉代天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马王堆帛画的功能(引魂升天?...

评分

研究印证了那句话“尽精微,致广大”。 几个个案研究,集聚了学者多年的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用方法非常多样,文成法立! 比如关于马王堆帛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但是学者依然给出了新东西,从汉代天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马王堆帛画的功能(引魂升天?...

用户评价

评分

印证了那句话“尽精微,致广大”。 几个个案研究,集聚了学者多年的思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用方法非常多样,文成法立! 比如第一章关于马王堆帛画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但是学者依然给出了新东西,从汉代天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马王堆帛画的功能(引魂升天?还是招魂入墓?) 文风非常的舒服,一步带着一步,让人觉得研究永远没有完!

评分

挺不错的,研究得很细致,有新见解

评分

文集基本上能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历程,作者早年从山东地区的佛教石刻开始进入艺术史领域,之后转向辽代墓葬的研究,最后打开了美术考古的视野。作者是这一辈艺术史学者中的佼佼者,这种成就是长期的积累而来:扎实的文献功夫;不辞辛苦的田野调查;线图和资料的长期积累;再加上好的学术圈的滋养已经海外背景。学者生活的写照——痛并自娱自乐

评分

文集基本上能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历程,作者早年从山东地区的佛教石刻开始进入艺术史领域,之后转向辽代墓葬的研究,最后打开了美术考古的视野。作者是这一辈艺术史学者中的佼佼者,这种成就是长期的积累而来:扎实的文献功夫;不辞辛苦的田野调查;线图和资料的长期积累;再加上好的学术圈的滋养已经海外背景。学者生活的写照——痛并自娱自乐

评分

挺不错的,研究得很细致,有新见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