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埃博拉病毒自1976年在非洲發現以來,最為集中爆發的一次。病毒從農村迅速蔓延到人口密集的城市,肆虐西非多國,並最終隨著跨國旅行者以及援非醫療人員的足跡,傳播至歐洲和美洲大陸。至今全球已有至少13000餘人感染該病毒,近5000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稱埃博拉危機“是現代曆史上最嚴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埃博拉的高傳染性和緻死性讓人不祥地聯想起2003年源自中國的SARS疫情,也因此令尚未爆齣感染者的亞洲枕戈待旦。本輯獨傢收錄瞭《紐約時報》自本次危機爆發以來,圍繞埃博拉疫情的持續、深度報道,以及多篇獨具洞見的評論分析類文章,讀者既可直擊西非國傢抗擊埃博拉的艱難戰役,目睹病毒失控傳齣非洲的全過程,也有機會反思貪婪、自私和僥幸這些人性弱點,如何助紂為虐,為人類留下瞭深刻的創傷和教訓。《紐約時報》埃博拉係列報道獲得瞭2015年度普利策新聞奬國際新聞報道奬。本專輯亦收錄瞭時報攝影記者丹尼爾·貝雷鬍拉剋拍攝的多幅照片,他獲得瞭本年度普利策奬專題攝影奬。此為中文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算是整補閱讀,聯係血疫,同時也反觀現在發生的新冠病毒。談到社會投入,恐慌機製的部分都很有趣,還采訪瞭血疫的作者。原來那本書已經是20年前的作品瞭。
评分同一件事情,還是應該多看看不同角度不同齣發點的多種說法
评分標準的新聞報道和剖析式文章閤集。
评分同一件事情,還是應該多看看不同角度不同齣發點的多種說法
评分後麵的“觀點與訪談”值得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