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绘仙侣

水绘仙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柏桦
出品人:胡杨文化
页数:3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1
价格:4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430052
丛书系列:汉语江湖书系
图书标签:
  • 诗歌
  • 柏桦
  • 汉语诗歌
  • 当代文学
  • 冒辟疆
  • 董小宛
  • 全新再版
  • ***胡杨文化***
  • 水绘仙侣
  • 古典小说
  • 情缘故事
  • 仙侠世界
  • 明清文学
  • 爱情题材
  • 文人情怀
  • 虚构作品
  • 江南意境
  • 情感纠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水绘仙侣》是由一首近150行的长诗和99条注释随笔所组成的奇特文本。在作者看似随意的笔调下,江南才子冒辟疆和秦淮名妓董小宛九年的爱情生活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旁涉文人雅集,乃至离乱、疾病与死亡,从而为读者在历史深处建造出了一个镜花水月般的“水绘”世界,也是明末江南士大夫逸乐生活观的真实写照。

☆☆☆☆☆通过一册《影梅庵忆语》,柏桦试图重构另一个语境——冒辟疆与董小宛居住的水绘园。在其中,即使面临王朝覆灭、国家崩溃,你依旧可以从容不迫的享受山水、美酒、佳肴、丝竹、古籍与爱情……在兵慌马乱中,一对男女也可以精致的"做一份人家"。你可以用个人的独立与胜利,来对抗外部整体性的坍塌。——许知远(媒体人)

☆☆☆☆☆柏桦的文字,精确,暧昧,流动着诱惑,属于不厌精细的“养小”类型。在当代,他属于极少数拥有自己的声音的诗人。一种内省的声音,感触良多,语调很慢,情绪随轻描淡写的风景而变化,忽又灵机一动,吱溜一下拐个弯,留给我们些许惆怅,与些许困惑。——江弱水(浙江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新世纪以来,一股强劲的尚古风在中国文学场中涌动,这是所有写作指向中最有生机的一股力量。诗人柏桦在1980年代就开始了这样的尚古尝试,譬如《在清朝》、《望气的人》。而《水绘仙侣》的出版,则表明这场当代文学的尚古运动正式拉开了大序幕,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来临。《水绘仙侣》的诞生,一定会有力校正已在中国流布百年的西方文学观,而柏桦也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陈子昂和韩愈。——叶匡政(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

☆☆☆☆☆它可以使你思考,它可以使你想起很多问题,想起的不仅是新诗,不仅是关于文学,而是关于人,关于中国人,关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怎么样的过日子,我们可以怎么样叫做“做一份人家”。——凤凰卫视

☆☆☆☆☆《水绘仙侣》是柏桦停笔十年后的大制作,取材于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以古典的江南岁月为主题。柏桦不是江南人,但此诗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更以九十九条注释的写法体现了某种“江南范式”。——秦晓宇 诗人

作者简介

柏桦,当代著名诗人。1956年生于重庆,现居成都,为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理论、海外汉学研究。著有《柏桦唐诗三百首》《望气的人》《往事》《山水手记》《史记:1950—1976》《史记:晚清至民国》等。

目录信息

水绘仙侣
冒辟疆与董小宛:1642-1651
来临
家居



水绘雅集
避乱与侍疾
附录 梦记或我的宗教生活
详解
一 冒辟疆与董小宛
二 这一年春天太快了
三 签诗
四 速度
五 一刻都不愿挽留
六 一件大事
七 来临
八 1642年的冬天
九 银色的秦淮
一〇 如皋
十一 做一份人家
十二 水绘园
十三 西洋布
十四 江山最胜处
十五 千万人争步拥来
十六 携偶踏波
十七 飞扬跋扈、兀傲豪华
十八 正当而立之年
十九 饰车骑,鲜衣裳,珠树琼枝,光动左右
二〇 神仙中人
二一 天下才
二二 春水春花
二三 冬天的江南
二四 另一番良辰已为我们备齐
二五 家居
二六 春、夏、秋、冬
二七 女红、饮食、财务及管理
二八 仁者静
二九 洒扫庭除
三〇 乃非常人
三一 余闲也有情
三二 逸园和洗钵池
三三 雾重月斜
三四 寒意轻袭着我们的身子
三五 燕语呢喃
三六 不胜酒力,常以茶代酒
三七 读诗或抄写
三八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三九 闻风相悦
四〇 永夜
四一 食
四二 酿饴为露
四三 火肉无油
四四 烹调洋溢着旧日秦淮的芳香
四五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四六 岕茶
四七 生活专家
四八 四溢的茶香『如木兰沾露,瑶草临波』
四九 吐纳
五〇 福慧双修
五一 帷帘四垂、毛毯覆叠
五二 气味
五三 横隔沉、蓬莱香、真西洋香、生黄香、女儿香
五四 羚羊之挂角,无迹可求
五五 全能的香
五六 蕊珠众香深处
五七 水绘雅集
五八 车如流水马如龙
五九 狂歌
六〇 轰饮
六一 小三吾
六二 紫云善舞,杨枝善歌,秦萧隽爽
六三 盛事歌舞
六四 山水、美酒、佳肴、丝竹
六五 千金散尽
六六 锦心绣口
六七 修禊
六八 白夜
六九 水调
七〇 对酒当歌
七一 死亡的声音
七二 『子夜歌』
七三 甲申之变
七四 马嘶草暗、云惨尘飞
七五 风声鹤唳
七六 盐官
七七 细察色味,以为忧喜
七八 横陈
七九 劳瘁而死
八〇 人可以比死更大,比生亦更大
八一 死去何所道
八二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八三 『忆』字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八四 九
八五 余有生之年,皆长相忆之年也
八六 『了凡四训』
八七 立命
八八 功过格
八九 造化
九〇 关帝
九一 那危险真是新鲜,如悬崖的花枝向风试探
九二 梦示恶兆
九三 万善誓愿
九四 今岁不吉
九五 万善圆满
九六 上元劫难
九七 做了交换,命赴黄泉
九八 面目酷似亡儿
九九 把这人间当成天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西风东渐,百年激荡。让东方依赖于西方,乡村依赖于城市,农耕文化断裂于工业、后工业文化。 时空遭到分割,农业社会时空相联的天空彻底破碎了。 金钱、权力、符号左右操纵了人们的生活,所谓诗意的栖止,束之高阁于哲学的殿堂,成为一个空洞的观念。 柏桦所著的学术文化随笔《...  

评分

尽管这个时代已经被定义成一个不需要诗歌的时代,而当代抒情诗人柏桦依然延续了他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古典激情写就了这部长诗,它以历史为写作资源,诗中描述的那些旖旎的江南水乡风光,传奇的才子佳人故事,优雅的宫廷贵族生活,都暗合了当下流行的怀古与历史热,这没准儿会将一...  

评分

柏桦的《水绘仙侣》,没料到的是大段大段引用胡兰成,行文中也不少胡式句法词汇,显然是中毒不浅。在网上看到许知远的有关书评,有一句关于胡的评语“这个民国才子一心要在乱世中仍持有从容与审美,却沉醉其中而忘记了变节的耻辱与危险”,以为极不妥。胡兰成明明是乱世英雄没...  

评分

之所以要在书名上特意注明1642-1651,大抵来源于冒辟疆所说“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 这九年,始于19岁的董小宛相识了31岁的冒辟疆,终于28岁的董小宛辞别了40岁的冒辟疆——毫无疑问,这是她和他都最当年的九年,一个红颜恰好一个风华正茂,寻常的一次出...  

评分

看了许知远的文,有些观点倒也赞同,比如关于封面设计。 封面的颜色不对。 再有,“我感得到柏桦的努力而真诚的尝试,但我也感觉得到他的尴尬:他想丢弃自己熟悉的节奏、情绪、意像,但同时新的精神资源却尚未丰沛——在此刻的中国,回到或借助晚明中国的语境,谈何容易。”...  

用户评价

评分

一阅,19 4/22

评分

一阅,19 4/22

评分

●明崇祯二年,病入膏肓的明王朝摇摇欲坠,国事淆于上,清议激于下,爱国文人成立复社,在才子冒襄的带领下,文数奸臣罪状,盼中兴,却已是强弩之末。但这样饱经风霜的冒襄,一生所掠却是风尘女子董小婉,其流传最广的著作便是对她的回忆录《影梅庵忆语》——在深情的回忆里诉说薄情的过往。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在董小婉去世后为她写的祭文。初相识时,冒襄往金陵,及秦淮,才子佳人,相见甚欢,此时的小婉16岁,冒襄29岁,更是不甚得意。可十二银屏十二峰,一峰一个绣芙蓉。相识之后便是波折,在明清变革的曲曲折折中,小婉只有冒襄,可冒襄不只有小婉,这样过了九年,因为九年后,也就是小婉在她28岁那年去世。东风吹醒阳台梦,人在珠帘第几重,这部关于小婉的回忆录,亦是一部作者自己的血泪史。

评分

我不太喜欢把古文改成现代诗

评分

三星半。作为正文的那一组诗是真欣赏不来,反复读了几遍,毫无美感,也没什么意思。其实注文详解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吧,读来感觉不错,其中引用的中外诗文,颇有意趣,包括柏桦本人的旧作,也都比正文精彩太多。这个主题,这种看似先锋的设计,都不太能提起我兴趣,不知是我不再年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