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際會

風雲際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山大學
作者:陳予歡
出品人:
頁數:369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0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603166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黃埔
  • 民國
  • 武俠
  • 曆史
  • 權謀
  • 江湖
  • 恩怨
  • 英雄
  • 成長
  • 命運
  • 復仇
  • 熱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風雲際會:黃埔軍校第三期生研究》根據檔案史料、生平傳記、圖書刊物、個人迴憶、傢屬供稿及數據信息梳理整閤,對黃埔軍校1297名第三期生進行瞭諸如社會影響、傢族淵源、經濟基礎、文化素質、齣身背景、人文地理、戰爭機遇、軍旅曆程、將校任官、成長概貌、政治歸宿及曆史詮釋等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之考量、分析與研究,形成54個專題錶格、輯錄262名第三期生曆史照片以及各項專題論述。該書是又一部具有史料價值與現實意義的黃埔軍校研究專題論著。

黃埔軍校第三期生,延續瞭前兩期生的軍事優勢,繼續不同程度地影響瞭軍隊建設乃至戰爭進程,在國傢軍事曆史上曾發揮重要作用和影響。第三期生所處國共閤作、北伐風雲、抗戰烽火、革命與反革命交織一體的曆史時期,成為引領現代軍事曆史潮頭的“精英群體”。一部分第三期生在國共兩黨擔當重任,成為風雲際會的一代將領。黃埔軍校研究涉及圉共閤作、軍事發展、社會政治生活以及眾多著名曆史人物,可說是一部濃縮的20世紀中國革命史。黃埔軍校頗具廣州地方特色及曆史文化價值。

著者簡介

陳予歡 已齣版“現代中國著名軍校將帥傳記書係”專著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黃埔軍校將帥錄》(180萬字)、《保定軍校將帥錄》(2647萬字)、《陸軍大學將帥錄》(250萬字)等;已齣版人物傳記專集:《初露鋒芒——黃埔軍校第一期生研究》(45萬字)、《民國廣東將領誌》(40萬字)、《中國近百年著名人物辭典》(100萬字)等。

圖書目錄

導語 孫中山最後一次視察黃埔軍校的演講第一章 黃埔軍校第三期生的基本概貌 第一節 數量考證和學籍的辨認情況 第二節 入伍生階段情況 第三節 在校教育、訓練以及參加第二次東徵作戰 第四節 畢業去嚮以及部分轉學廣東航空學校第二章 文化修養與社會閱曆 第一節 部分第三期生入學前社會經曆 第二節 部分第三期生背景分析及特點第三章 中國共産黨第三期生軍事活動情況 第一節 共産黨員在軍校活動以及參加葉挺獨立團 第二節 參加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起義及創建革命根據地第四章 中國國民黨第三期生軍校活動情況 第一節 在黃埔軍校的主要活動 第二節 齣任校本部及各分校教官情況綜述 第三節 參與主持黃埔同學會和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調查處第五章 軍事素養與成長 第一節 進入高等軍事學校學習 第二節 留學外國高等(軍事)學校 第三節 進入中央軍官訓練團及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受訓 第四節 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 第五節 任職國民革命軍各師級指揮機關黨務人員第六章 獲任國民革命軍將官、上校及授勛情況 第一節 獲《國民政府公報》頒令任命的上校和將官 第二節 追贈將官和獲頒青天白日勛人員第七章 參與政務活動與任職特務機構 第一節 參加中國國民黨黨代會及任職中央機構 第二節 參加國民大會及任職國民政府立法院 第三節 參加“中華復興社”及任職“軍統”和“中統”第八章 人文地理分布與綜述 第一節 人文地理分布 第二節 分省籍情況綜述第九章 參與海峽兩岸政務活動 第一節 參與全國政協、全國人大以及黃埔軍校同學會 第二節 在颱灣參與軍政活動及其組建“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 第三節 參與黃埔軍校六十周年紀念活動第十章 各段時期的歸宿情況 第一節 北伐國民革命時期犧牲陣亡人員 第二節 1949年9月前中共黨員犧牲陣亡人員 第三節 1925年1月至1949年9月犧牲亡故人員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大陸逝世人員 第五節 在颱灣、港澳或海外逝世人員 第六節 卒年歸宿未詳人員情況綜述第十一章 著書撰文與齣版情況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著撰文情況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編著撰文情況 第三節 在颱灣、港澳或海外編著撰文情況 第四節 曆史上涉及第三期生的撰文情況第十二章 “黃埔嫡係”第三期軍事將領述略參考徵引書目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