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研究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吉林人民齣版社
作者:黃鬆筠
出品人:
頁數:142
译者:
出版時間:2008-9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6058035
叢書系列: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學術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藩屬
  • 國際關係
  • 古代史
  • 曆史
  • 工具書
  • 中國
  • 中國
  • 東亞史
  • 中國古代史
  • 藩屬製度
  • 對外關係
  • 政治史
  • 曆史學
  • 中外關係
  • 朝貢體係
  • 古代政治
  • 文化交流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研究》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五個發展階段研究;下篇為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幾個理論問題研究。探討古代藩屬製度的形成、確立、創新、強化和完備等五個不同的曆史階段,揭示同姓藩國、境內屬國、羈縻府州、都司衛所和藩部曾分彆是五個階段中的藩屬主體,闡述藩屬製度在五個不同階段的諸多特點,這對於認識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發展進程及其曆史作用,是不無益處的。對古代藩屬製度的理論問題進行探討,是把藩屬問題研究引嚮深入的關鍵。中國古代藩屬製度是中國古代國傢政體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具有一朝(國)兩製、地方自治與民族自治、藩衛內嚮等諸多特徵與屬性,其預期目的是為瞭捍衛中央王朝的安全,實施的結果,又促進瞭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

著者簡介

黃鬆筠, 女,漢族,1964年10月15日生於黑龍江省肇州縣。1985年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曆史係,獲學士學位,1988年獲東北師範大學曆史學碩士學位。現任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曆史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明清史,地方史、邊疆史等方麵的研究工作。獨立主持承擔和參與承擔的國傢級、省級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0餘項,齣版學術著作(閤作)10餘部,譯著1部,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章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形成
一、商代侯國與西周封國的本質不同
二、西周分封諸侯的曆史背景
三、西周分封製度的基本內容
四、西周分封製度的曆史作用
五、春鞦戰國·邑製與封君製
六、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確立
一、秦王朝對分封製度的擯棄
二、西漢初年大封同姓諸侯王
三、七國之亂與諸王不得治民
四、兩漢境內屬國與比郡屬國
五、兩漢都護管理的藩屬政權
六、兩漢邊郡邊縣的藩屬政權
七、魏晉及南北朝的都護製度
八、古代藩屬理論體係的形成
九、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確立
第三章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創新
一、唐代初年邊疆的嚴峻局勢
二、朝廷有關分封的一場議論
三、塞北邊疆所建立的都督府
四、都護府在四方邊疆的建立
五、都護府機構的官員及職責
六、唐代藩屬理論與民族政策
七、唐朝時期的境內外諸屬國
八、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創新
第四章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強化
一、畏兀兒亦都護與高麗、安南
二、總製院與烏斯藏三路宣慰司
三、土司製度在雲南地區的創立
四、明邊疆形勢與大封同姓藩王
五、建文帝削藩與燕王北平起兵
六、北綫都司衛所與長城、九邊
七、朵甘、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
八、西南土司製度的發展與控製
九、明朝屬國朝鮮、安南、琉球
十、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強化
第五章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完備
一、統一黑龍江流域與黑龍江八旗
二、綏定漠南濛古與創立盟旗製度
三、平定三藩叛亂和收復寶島颱灣
四、戰敗噶爾丹與外濛紮薩剋製度
五、烏裏雅蘇颱與駐紮製度的建立
六、安定西藏以及達賴與駐藏大臣
七、底定準噶爾、迴疆與伊犁將軍
八、改土歸流以及大小金川的戰爭
九、黑龍江及烏蘇裏江的噶珊製度
十、朝鮮琉球越南暹羅緬甸五屬國
十一、理藩院的設置、職能及其意義
十二、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完備
下篇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六章 中國古代藩屬製度實質是國傢政體說
一、藩屬製是對君主政體王權的一種確認
二、藩屬國是王朝地方政權另類構成形式
三、藩屬製度是君主專製政體的重要內容
四、古代政體中藩屬製度的三大基本特徵
第七章 中國古代政體的一朝(國)兩製
一、一朝(國)兩製源於西周的分封製度
二、藩屬製度之下的一朝兩製與一國兩製
三、一朝(國)兩製的依據、目的及後果
第八章 藩屬製度下的地方自治與民族自治
一、西周分封製度下的地方自治與民族自治
二、曆代藩屬製度下的地方自治與民族自治
三、藩屬自治的意義及後果
第九章 藩衛內嚮是藩屬製度固有的屬性
一、分封諸侯與建立藩屬國的預期目的
二、從古代藩屬理論看藩屬製度的藩衛內嚮
三、萬裏長城嚮世人所展示的藩衛內嚮
四、從藩屬製與殖民製的對立看藩衛內嚮
第十章 藩屬製度促進瞭中華民族的形成
一、分封製度加速瞭中原華夏民族的形成
二、一朝兩製有益於周邊民族的社會發展
三、民族自治增強瞭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
四、藩衛內嚮客觀上促成瞭中華民族形成
第十一章 藩屬製度的其他幾個理論問題
一、藩屬的三個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二、藩屬實體·藩屬製度·藩屬理論
三、內藩與外藩
四、藩屬製度與睦鄰政策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很有條理,但有些論點、論據、論證有牽強之嫌。作為論文可以,作書尚覺不足。

评分

《中朝曆代朝貢製度研究》的姊妹篇,方方麵麵,徒科普而已。

评分

全書很有條理,但有些論點、論據、論證有牽強之嫌。作為論文可以,作書尚覺不足。

评分

《中朝曆代朝貢製度研究》的姊妹篇,方方麵麵,徒科普而已。

评分

全書很有條理,但有些論點、論據、論證有牽強之嫌。作為論文可以,作書尚覺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