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1925-),美籍华裔女作家。湖北应山(现更名为广水)人。一九四八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一九四九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副教授。一九六四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聘至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尔创办“国际写作计划”组织,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创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聂华苓短篇小说集》、《王大年的几件喜事》、《台湾轶事》;散文集《梦谷集》、《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三十年后——归人札记》;其他作品《爱荷华札记》、《沈从文评传》、回忆录《三生三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其代表作品为《桑青与桃红》,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之中。
她这一辈子真的很长,划分成三生一点也不夸张 最幸福的是能够找到Paul这样的soulmate 犹记得她对“爱”的定义——爱是两份孤独,相护,相抚,喜相逢。 如此贴切而深刻。
评分她这一辈子真的很长,划分成三生一点也不夸张 最幸福的是能够找到Paul这样的soulmate 犹记得她对“爱”的定义——爱是两份孤独,相护,相抚,喜相逢。 如此贴切而深刻。
评分自传体书籍,最好看的其实并不是作者对自身的描述,因为一般来说,再客观的人反观自我也会不由自主涂脂抹粉地进行美化。所以我最喜欢看他们在书中提到别人的样子——或刻薄或宽容,或调侃或肃谨,都各有风味。 聂华苓一生看传记也谈得上大起大落,富贵过,得意过,骄矜过,落...
评分字字情真意切,平实中带着感动。作者的笔下,凝注了岁月的沧桑。亲人、朋友之间的悲欢离合,背后是民族的苦难、悲哀及政治的讽刺。作者在这纷繁变化的时事中,坚守着自己真实的性情,多年之后写来,宛若亲历。许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字,一时一句的感动,几乎让人泪下。一直以为...
评分本书写到1991年为止。这一年,聂华苓的丈夫Paul倏然去世。 那之后的10来年,生活似乎是老样子,很生动,很丰富。但于她,似乎没有了太多关联,“没有Paul的日子,回想起来,一片空白。不写也罢。”书末的跋中,聂华苓说。 此书前2/3部分,看得我内心叹服。生于旧家族,混...
他们年代的回忆录有兴趣
评分难以卒读。有一种简单而过分的情感,于时局及历史都过多依赖感官,难怪见到内地改革开放经济甲亢景象后,深受鼓舞,而没能立时看出深层弊端。文字亦无美感。
评分比较感兴趣的是每个年龄阶段都用相应口吻的写法
评分比较感兴趣的是每个年龄阶段都用相应口吻的写法
评分他们年代的回忆录有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