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纵论

淮河文化纵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程必定,吴春梅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
出版时间:2008-9
价格:4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109382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环境史
  • 淮河
  • 淮河文化
  • 历史文化
  • 地域文化
  • 安徽文化
  • 流域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研究
  • 地方志
  • 文明传承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篇,社会发展篇,考古发现篇和水利建设篇等四个部分。2007年10月,适逢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之际,由省社科联和安徽大学共同主办、安徽大学历史系承办的“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21日至22日在合肥举行。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给与会者以极大的鼓励。这次研讨会有来自省内外及日本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收到论文50多篇。与前几届研讨会相比,本届会议研讨范围更广、参与面更大、取得共识更多、对淮河文化内涵的认识更深、为现实服务的意识更强。《淮河文化纵论:"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收录了这次研讨会上的经典论文。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开拓淮河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在“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一、历史文化篇淮河文化概念的进一步思议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构想《老子》创新文化的方法论价值淮夷与西周之间战争原因分析“淮南橘”与“江南橘”地理意象的转换 ——就唐代“江南橘”长江分界线与张伟然先生商榷明中都的班军此方文事落后,武功特盛 ——明清时期皖北尚武风习初探大禹——淮河走出的民族英雄淮上奇侠鲁子敬简论杨吴丞相徐温北宋以来淮河流域重大历史事件述评 ——《淮河人文志》编纂札记大典本《泗州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价值关于安徽淮北地区“剃龙头”民俗内涵的解读凤阳花鼓、凤阳歌溯源 二、社会发展篇淮河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历程简析唐宋时期淮河流域人口变迁及其经济影响论淮河在中国古代南北方的分界地位略论两宋时期淮河流域交通的盛衰官绅,地域与国家:明代万历间治淮活动中的一次争议淮北村庄的“圩寨化”:近代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个侧影清代淮河流域商业重镇亳州境内的徽商 ——以乾隆、光绪《婺源县志》为中心的考察清末民初淮河流域自开商埠探析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浅析捻军、苗练占领圩寨的战略意图 ——以介绍贾臻撰《颍州奏稿》为中心论捻党运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近代农会功能的嬗变与法律规范的调整 ——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朱元璋反腐措施与我国当前廉政建设试析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及其经验 三、考古发现篇安徽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农业自然条件的关系研究现代平面设计与大众共识的同一性浅探双墩刻画符号与彝族十月太阳历双墩遗址出现的纹面雕题现象之考述美哉圆鉴:综述安徽淮河流域出土的汉代铜镜蚌埠市太平岗遗址发掘成果的意义 四、水利建设篇文献所见先秦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沼明清时期黄淮造陆与苏北灾害关系研究泗州之沉:官僚意志与淮北社会生态的衰变(1580-1949)读懂汝颍古河道 ——汝颍乱名八百年解读康熙朝河图与黄淮水利从苏北水荒谣谚看清代灾民心态根治淮河的关键——让淮河直流入海入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文参差不齐

评分

论文参差不齐

评分

论文参差不齐

评分

论文参差不齐

评分

论文参差不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