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是作者经过五年的考虑斟酌,而接受编辑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写的。《老子的帮助》给我们老子的帮助: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l生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人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王蒙,生于1934年,河北南皮人。历任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协常务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作协第四、五届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中短篇小说集《深的湖》,散文集《德美两国纪行》,评论集《漫话小说创作》,《王蒙报告文学集》、《王蒙选集》(4卷)等。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别获1978年、1979年、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蝴蝶》、《相见时难》分别获全国第一、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访苏心潮》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人用一生,能读透,读好一本好书,将受益终身。而老子的《道德经》恰好需要用一生来完成。“夫唯不争,故无忧。”就是那么的不屑一顾与不羁,只做我自己……
评分挑读了几段,非常肯定,又一个出来糟蹋道德经的人。第四十一章居然能这么解读。没有大偏差,但是逃不了肤浅之嫌。就像楼上所说,他是在没有那个学识来为人师。
评分王蒙这老头子真能折腾,据说在2000年还得过诺贝尔奖提名,不过仅仅只是提名,诗人北岛提名次数比他多,连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也提名过。若以诺贝尔奖衡量的话,他们都抵不过脱离中国国籍的高行健,《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台湾一出版,经法国那么一燥,咋就征服了诺贝尔...
评分人有三六九等,书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此书无疑属于后者,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一个晚辈至少知道评论一件东西要客观,而作者有太多的自己偏激看法,持才熬物,越看越反感,让读者无从谈起。若真正对老子有兴趣还是读陈鼓应的老子注释。那才是真才实学。看着个就是...
评分号称要“与老子对话,探寻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演绎”的王蒙讲老子的节目,这天晚上正巧看到了一次(第10集),讲的是道德经中的“非智反智”思想。王老真的是很辛苦,脑子里装满了60年到20年前的政治素材,这么大年岁还辛苦地出来show,和于丹之类的年轻人争风头。 更有问题的...
为什么能写这么多?我没觉得有帮助.
评分注解并不是非常深刻,和老子的本意也有一些出入。看看尚可,以此为本,则谬大矣。
评分王蒙亲笔签名噻
评分王蒙解读经典,水平还是差了点,侃侃大山还行。
评分道德经解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