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朐人,1956年生於高雄鳳山。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身文學家族,高一即開始寫作,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現專事寫作。
1982年,朱天文因為在報刊發表小說〈小畢的故事〉而與陳坤厚、侯孝賢結識,從此與台灣「新電影」導演、編劇、影評人往來頻繁,多方參與新電影的發展。自1983年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之後,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期間不斷出版和新電影導演所合作的電影劇本及原著小說,與電影各自成為獨立的作品。
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1994年並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著有小說集《喬太守新記》、《傳說》、《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電影小說選》、《花憶前身》,散文集《淡江記》、《三姐妹》、《下午茶話題》,電影劇本《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的旅行》等。
【第一卷:阳光岁月】牧羊桥·再见/贩书记/人世微波/有一段路像这样/错里错/桃花潭水深千尺/钟/清明节/风筝的话/星期六的下午/招财进宝/写在春天/如雾起时/假凤虚凰
【第二卷:风吹花开】大风起兮/如梦令/江山美人/相见欢/无题/谈《赤地之恋》/梨园素人/仙缘如花
【第三卷:天地情兮】我梦海棠/鹊桥仙/长亭更短亭/之子于归/花问/月儿像柠檬/怀沙
《淡江记》为朱天文散文集,多为记述淡江大学的同辈交往情谊、创办三三书坊的过程,以及“没有名目的大志”。
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中,朱天文与朋友讨论国家未来、革命事业之后不禁想:“我是太年轻了,青春用不完啊怎么办!”这一代的大学生,仍有着身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同时也对周围朋友无一不爱,因此胡兰成赞叹此时的朱天文:“淡江记开了女子的新境地。你像贾宝玉的见一个爱一个。贾宝玉是男人,女子这样写的则你是第一人”,并且“人在光天化日里,不落色境……文章雄劲到都豁出去了。”
还没看完整本书,就已经被朱天文完全征服。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与我年龄相当,不过也只二十出头。纵有一般少女的娇憨傲气天真稚嫩,她的气度理想学识以及对人世的感知力度却绝对要教同龄人羞愧致死的。 撇开一切时代背景不谈,单是一句“我是要天下每一个人都活得...
评分《淡江记》中,天文几次提到了“爷爷”。 她写,”爷爷说看书是要跟好的东西相见,首先要把身上既有的障碍撤除,以赤子之心才能和万物素面迎接。” 她记,“爷爷说平剧的解脱旋律,例如《四郎探母》经常演的只是当中一段。。。这样上下不关剧情,照样好得不得了。” 她偶然听爷...
评分我爱上了十九岁的朱天文。《淡江记》是夏天夜里写下的日记,啰里啰嗦的,看到什么,想什么都巴不得通通说出来,明媚的喜。有那么多值得珍而重之的友情、师生情、不可名状的情愫,天心的好,好在少女气里多了几分爽朗,所有的都正大光明,照得人心里也亮堂堂的。更可贵的是,毕...
评分胡兰成在书里面说她很像张爱玲,我觉得她与张相比少了分冷艳却多了分才气。 朱天文的散文很中国风且兼异国情韵。台湾作家的文风一贯以飘逸著称,他们都是庄子的孩子,而我们却是杜甫的子孙。无论是龙应台的思辩,蒋勋的冷静还是朱天文的通透都是打动灵魂的作品。 ...
评分胡兰成的亲炙弟子,自有她的长处。胡氏对朱天文激赏有加,也并非完全胡扯。通篇读下来,可见作者才情,也从中窥得胡氏的影子。究竟少作,闲时或可一览。但真正的高度与深刻,不见得有多少,恐怕要令人失望。国中缺乏的是那类散文,可惜才女也未有太大助益。 淡江四年,总是风...
散文读着很艰难
评分喜欢完全无涉革命的几篇。少作终究还是少作。
评分听说你来过~
评分客观地说,作女一个。
评分少年同学都不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