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西医诊治与调理

痛风中西医诊治与调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军医
作者:吕景山 编
出品人:
页数:199
译者:
出版时间:2008-9
价格:1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12019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痛风
  • 中医
  • 西医
  • 诊治
  • 调理
  • 饮食
  • 健康
  • 养生
  • 关节炎
  • 嘌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痛风》由著名老中医主编,详细介绍了痛风的基础知识和诊治调理经验。《痛风》共12章,包括嘌呤、尿酸与尿酸盐、嘌呤代谢调节与相关酶系,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痛风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痛风的现代医学治疗、对药治疗、对穴治疗和辨证施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并发症的诊治调理等。

作者简介

吕景山,男,1934年生,河南偃师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本科,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任医师、主任医师。1986年调山西中医学院任教授。1991年调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任所长、主任医师。现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精研“药对”、创用“穴对”和“同步行针法”,对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过敏性病症颇有研究。主要著作有《施今墨对药》(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施今墨医案解读>、《吕景山对穴》(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冠心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糖尿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等。发表论文50余篇。1983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4年省工会给记二等功1次,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山西省老科协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目录信息

第1章 痛风基本知识 第一节 嘌呤 一、嘌呤的来源和主要功能 二、嘌呤的合成代谢 三、嘌呤的分解代谢 第二节 尿酸与尿酸盐 一、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二、影响肾脏排泄尿酸的因素 第三节 嘌呤代谢的调节与相关的酶系 一、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调节和关键酶 二、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调节和关键酶 第2章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一、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二、梁·陶弘景《名医别录》 三、朱丹溪论痛风 四、中医痛风类病症与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 第3章 现代医学对痛风发病机制的认识 一、痛风与遗传因素 二、痛风与环境因素 三、高尿酸血症的产生机制 第4章 现代医学对痛风、高尿酸血症病因的认识 一、引起嘌呤生物合成或尿酸生成增加的原因 二、肾脏对血浆尿酸盐清除率降低 第5章 痛风的检查方法 第一节 一般检查方法 一、血尿酸测定 二、尿尿酸测定 三、血浆尿嘧啶的测定 四、滑囊液检查 五、组织学检查 第二节 痛风石及特殊检查 一、痛风石的来源 二、痛风石的危害 三、痛风石的检查 第三节 痛风的仪器检查 一、X线检查 二、X线双能骨密度检查 三、CT及MRI检查 四、其他检查 第6章 痛风的诊断 一、痛风的诊断标准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的诊断标准 三、中医诊断标准 四、疗效标准 五、痛风的中医辨证分期标准 六、慢性痛风结节 肿的诊断标准 七、病例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第7章 痛风的诊疗原则与辨证论治 第一节 痛风发病的规律 一、发病前期 二、出现症状期 三、无症状期 第二节 痛风的治疗原则 一、急则治其标 二、缓则治其本 三、养治结合,防止复发 四、注意事项 第三节 痛风的辨证论治 一、风寒湿盛型 二、湿热盛型 三、邪毒积聚,腑行不畅型 四、脾胃虚损型 五、肝脾不和型 六、瘀血阻络型 七、肝肾不足型 第四节 外用方治疗 一、硝黄洗剂 二、花椒薄荷洗剂 三、如意金黄散外敷 四、云南白药外敷 五、云南白药气雾剂 第五节 单验方治疗 第8章 治疗痛风的对药 一、土茯苓——车前子 二、苍术——黄柏 三、土茯苓——萆薢 四、牡蛎——桂枝 五、穿山龙——萆薢 六、穿山龙——知母 七、巴戟天——知母 八、知母——秦艽 九、牡丹皮——丹参 十、茵陈——虎杖 十一、牛膝——防己 十二、穿山甲——皂角刺 十三、桑寄生——桑枝 十四、海风藤——络石藤 十五、海桐皮——豨莶草 十六、当归——川芎 第9章 治疗痛风的对穴 一、曲泽——委中 二、合谷——太冲 三、足三里——三阴交 四、足三里——阴陵泉 五、气海——三阴交 六、水分——阴陵泉 第10章 痛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一、健康教育 二、治疗方法 附 常见食物中嘌呤含量 第11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一、发病原因及诱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第12章 痛风并发症的治疗 第一节 高脂血症 一、脾失健运,痰湿中阻 二、肾阳虚乏,化气无能 三、痰浊内聚,腑行不畅 四、肝脾不和 五、气滞血瘀,络道不畅 第二节 高血压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标准 三、辨证施治 第三节 心脏病 一、临床表现 二、辨证施治 三、针灸治疗 四、调养 第四节 高尿酸血症肾病 一、急性高尿酸性肾病 二、慢性高尿酸性肾病 第五节 泌尿系结石 一、病因病机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第六节 糖尿病 一、辨证要点 二、分型论治 第七节 肥胖 一、病因 二、诊断标准 三、现代医学对肥胖的治疗 四、中医药对肥胖的治疗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