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是苏联现代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共分四部。第一部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顿河沿岸的哥萨克的生活。作者通过小说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遭遇,描写了哥萨克的劳动生活、家庭生活,青年哥萨克的恋爱以及各种阶层的分化和矛盾。接着 叙述了哥萨克的军营生活和哥萨克官兵之间的矛盾,书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哥萨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形以及哥萨克农村所受的影响都有详尽的描写。同时叙述了共产党在哥萨克地区和军队中的活动和影响,以及党怎样领导人民走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静静的顿河》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一等奖,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这本将近150万字的鸿篇巨著了。肖洛霍夫深邃的人性关怀以及史诗般的描写让人特别着迷。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写顿河的自然风光与景物,非常的细致入微,从恢弘壮阔的天空、奔腾的顿河水到小小的水珠儿、金黄的麦叶子,都能被他写出花来,构成了风光旖旎、气...
评分很早很早就知道有这本书了,似乎是从另外一本小说里看到的,主人公很喜欢一个人读《静静的顿河》,似乎很不错的样子,但每次在图书馆拿起来就又放下了,一方面是由于分为上中下三本,学校图书馆一次只能借一本文学类的,很不爽,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俄国名字实在太长太难记,当...
评分摘自《新文化报》 作者:董 辑 按理说,索尔仁尼琴是大作家,大作家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是不愿意也不屑关注(研究和学习则是另一回事)别的作家的写作的。但是索尔仁尼琴偏偏长期关注一个人的写作,并在很长时间致力于诋毁这个作家的声誉。这件事,在索传奇的一生中,多...
评分悲壮前行的党徒 ―――《静静的顿河》中的“革命者” 前苏联著名小说《静静的顿河》问世80年来,围绕其主题和人物无论在其本国还是在世界读者中,都曾产生了很多的争议和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就在于能够引导不同年代、不同层次、不同...
评分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2845/ 肖式语言的乡土气息,金人的细致翻译,李野墨的传神呈现,可谓“三绝”,非常推荐。
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如何驾驭了一个从没有过的大时代的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谜。 他是唯一一位,既获斯大林文学奖,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为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两个世界共同认可。这又是一个奇迹。
评分当年利用晚饭时间在一中图书馆看完了这一套,四册
评分这么长,我就要分开标注。。。娜塔莉亚自杀的时候过于震撼。哥萨克们一天天都在想什么呢,自由得没有方向。
评分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如何驾驭了一个从没有过的大时代的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谜。 他是唯一一位,既获斯大林文学奖,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为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两个世界共同认可。这又是一个奇迹。
评分当年利用晚饭时间在一中图书馆看完了这一套,四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