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似说书的方式记录了上百个民歌手的经历,书写了美国的民歌历史。从学者艾伦·洛马克斯到铅肚皮,从民权斗士乔·希尔到流浪民谣歌手伍迪·格斯里,从左派民歌手皮特西格到民谣之王鲍勃·迪伦,从毒品到伍德斯托克……这些人以看来混乱而且不可思议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历史。书中充满着躁动、人民与明星、根源与现代,艺术与商业,其间的交错与矛盾,展现的不仅是民歌的历史,也从另一个角度书写了二战后美国的历史。本书能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对民歌的看法,并且深深地喜欢上民歌。本书严谨、清晰、朴实,叙述丰满,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袁越,男,1968年生于上海,五岁随家人去北京生活。1986年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学习,大学期间喜欢上了流行音乐。1992年赴美读书,并在朋友推荐下开始听鲍勃·迪伦,从此喜欢上了美国民歌,收集了大量美国民歌CD,并开始阅读相关历史书籍。1995年正式开始撰写本书。因为在美国内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虽然辛苦,但乐趣无穷。2001年年底终于完成初稿,几经反复后于2003年由北京现代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初回到国内,担任华纳唱片公司欧西部经理。同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2008年,本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增加了之前被删除的一些照片,修改了一些错误,改进了装帧。
该书主要讲美国民歌历史,大小接近16开,总共有700多页。看起来很像一本专业书籍,虽然作者袁越(土摩托)的语言还算平实好懂,但我仍旧看的很慢(去年5月份书就到手了)。起初看的不是很起劲,因为总有种别家历史与己无关的感觉。后期看的慢,却因为几乎书中提到的每一首重要...
评分文/陈陈 移动城堡 知道这书有好长一段日子了,最近才想该买了。在孔网辗转了些许周折,这上下本的书才到我手里。美国的纯本土音乐是印地安音乐,电视里我们也见过的,头上插着羽毛拍嘴巴叫的,等等。但后来美国的民族音乐,最土生土长的要算是布鲁斯了。而这本书里着重谈到...
评分书最吸引我的是没讲鲍勃迪伦的那部分,一直就不喜欢鲍勃迪伦,这本相当不错的书这么重点讲他也无法改变我对他的印象。但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人们,那些玩世不恭游戏人间的人们,非常酷的人们,都给我相当大的震撼。比如Woody,Pete,酷女郎Joan和Joni。 不得不感慨一下Ph...
评分两个肯定: (1)提供了不少珍贵的图片; (2)对迪伦精神本质的把握。 两个批评: (1)语言掌控能力较差,叙述能力笨拙,整体冗长不堪,前言不搭后语与自相矛盾之处甚多。频繁以“这是后话”“这是题外话”“再说回来”等“三侠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的叙述方式回归正题。...
评分该书主要讲美国民歌历史,大小接近16开,总共有700多页。看起来很像一本专业书籍,虽然作者袁越(土摩托)的语言还算平实好懂,但我仍旧看的很慢(去年5月份书就到手了)。起初看的不是很起劲,因为总有种别家历史与己无关的感觉。后期看的慢,却因为几乎书中提到的每一首重要...
我非常郁闷的发现没有partton、Johnson,没有1910,直接就是carter家族,没有老布鲁斯。这样的书虽好,却和爵士乐一样不是我要的。一日240页以上,刷了三四天。作者偏见挺多,好在有刘半农拟写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评分我的确从未见人如此认真地写过当代音乐。
评分我对民歌兴趣并不很大,但这部书倒挺值得一看——讲了很多精神病的成长故事。
评分我爱土摩托!!
评分终于把这部大部头读完了,好家伙,全是干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