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美貌且彷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相偕在夜里去湖边欣赏月光,其中一名少女却意外落车而身受重伤。无意间搭同一班车下班的刑警木场修在强忍疲惫下接手处理案件,却意外发现身受重伤少女的亲人,是他暗恋了许多年的女演员。木场一面强自按捺内心情感浮动,一面却也深陷难缠案件。身受重伤的少女在送到一栋盒状的建筑物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凭空消失了……
作家关口偶尔为之取材写作的三流杂志《月刊实录犯罪》,正在追查相模湖发生的分尸杀人案,编辑鸟口和关口联袂前往现场追查,却在路途中迷路而误入一栋奇怪的盒状建筑物……
在病床上消失的少女、相模湖分尸杀人案、追查案件的木场和关口、盒子般奇怪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魍魉,真的只存在人心吗?
【魍魉】
最早称作“罔两”,为影子之意。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则成了“罔两,山川之精物也”,不过魍魉确切的形象,《淮南子》中始见真章,形容其为“状如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赤爪、长耳、美发”;《搜神记》中引“夏鼎志”云“‘罔象’如三岁儿,赤目,黑色,大耳,长臂,赤爪。索缚,则可得食。”《本草纲目》 则称其“喜食人尸肝”。
【火车】
西国云州萨摩边境或东国一带有异事。葬送之时,俄有大风雨,其烈足以吹倒往来行人,葬棺时被吹飞。若掷守护数珠则异事消。否则棺木飞走,失其尸。此即火车捉尸,乃甚为恐怖耻辱之事也。愚俗有言:生涯多为恶事,地狱火车来迎。火车携走死尸后撕裂其身,挂于山中树枝岩头。火车之名,乃佛者先言(中略)。捉火车事,和汉多有事例。曰此乃魍魉之兽所为,魍魉或作罔两、方良。酉阳杂俎引周礼曰:“方相氏殴罔像。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栢。墓上树栢,路口致石虎为此也。”此兽常于送葬之时出来危害。故汉土圣人之世,方相氏披熊皮,作四目之形,大丧之时立于棺柩前,持戈入穴,击四隅,乃为殴此兽是也。此即险道神。或可见事物之源。
京极夏彦1963年3月26日出生于北海道小樽。在成为作家之前,原本是平面设计,业务内容包括书籍的装帧等。他在工作之余,写下了处女作《姑获鸟之夏》,而于1994年出版的此作如今已成为推理史上的不朽名著。1995年出版的《魍魉之匣》只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就拿下第四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京极堂系列小说人物设定鲜明、布局精彩,架构繁复,举重若轻的书写极具压倒性魅力,书籍刚出版便风靡大众,读者群遍及各年龄层与行业。目前正以让人瞠目结舌的奇快速度创作。在由他亲手开启的这一轮推理小说的太平盛世里,京极夏彦无疑尽得轻、快、准、简、繁之粹。
系列小说作品除了已出版七本的京极堂系列之外,尚有巷说百物语系列。《后巷说百物语》让京极夏彦拿下了2003年第130届的直木奖,成为他的另一个高峰。除了小说系列创作外,京极夏彦更参与妖怪专门志《怪》的封面设计、装帧、妖怪研究,和小说连载。别人难以模仿、难以企及的作品,对他来说只是兴趣。
《匣中少女》是久保竣公的书,也是这本书暴露了他的身份,最终揭露他的身世。 每当一部长篇看完,或者一部长篇电视剧看完,剧中的主人公或是幸福快乐的生活或是痛苦的结束生命,他的戏剧性人生都随着剧情而结束。合上书本,抬起头,看到周围匆忙的人群,茫茫然的离去,一切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看過姑穫鳥之後還能倖存下來的人, 估計都會像我這樣一口氣把所有京極堂的書連同圖說百鬼夜行一併買回家, 繼續折磨自己. 但魍魉之匣跟姑獲鳥的感覺不太一樣. 誠然, 推理較諸後者更為嚴密, 嚴密到每一段冗長的對話都足以令人五內俱焚, 京極在此顯得過份的謹慎, 令人鬱悶. 然後...
整本书就是所谓余韵糟糕的极致表现,心灵被震荡后的毛骨悚然与茫然无助感,即使在人流喧闹的地方阅读也经不住冷汗直流
评分阅读之后,也没有真相
评分案件、分线太多,阅读上册时有些眼花缭乱,不知所云,而且这部小说比姑获鸟长了近一倍,首先在心里上就害怕阅读了。不过,在下册中将所有线索归为一处,显得精彩又好看。在花了近一周的时间阅读之后,还是被京极堂的揭露出来的真相震撼到了。就为了这个黑暗的真相,阅读过程中的种种不耐与烦躁立刻烟消云散了。
评分个人觉得不该把这本书归到妖怪小说里去,虽然京极堂是个阴阳师,但我觉得他更像是个心理学家。所谓的妖魔都来自人心,京极堂就是这样和人心的罪恶打交道。他对于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理论一点也不比大学教授少。魍魉之匣也许不算是很好的推理小说,犯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悬念,作案手法也没有任何疑点。但是作者关注的却是犯人的心理。一个因为童年阴影造成的极端强迫症患者,一对极端俄狄浦斯情结的父女,一个苦苦追求幻影般幸福的可怜男子,因为命运而发生了交集,终于打开了彼此心中深藏的魍魉。京极堂所追寻的,自始至终都是救赎人心之道,真相只是为了救人,仅此而已。这也是他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魍魉之匣远胜于大部分日本推理小说。
评分以箱子为主题词双线展开,一方面是密室消失,另一方面是连续分尸杀人,最后两条线又归结到了魍魉这个妖怪上;最后双线汇合,所有相关人物一起登场的场面谜之感动;炫学部分虽然关于灵异与神秘是我喜欢的话题,但最后对于魍魉的来源与形象的论述反而更让我喜欢,也深感佩服,虽然我也喜欢古代妖怪,但也只是普通的喜欢而已,绝不可能了解到那么详细的地步;至于谜题,在没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有了灵感,类似于“啊(察觉)”的感觉,而且后续展开居然印证了这个猜想(,总之等着看下篇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