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原名姚冠三,字漢英,齣生地河南南陽鄧州市(原鄧縣)九龍鄉姚營村。幼年在傢鄉讀私塾和小學。因傢貧,隻讀瞭三年小學,上初中一學期未讀完,被土匪隊伍抓走,在土匪隊伍中生活約100天,這一經曆成為他日後創作自傳性小說《長夜》的基本素材。
1924年至信陽一所教會中學就讀。1929年春考入河南大學預科。次年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捕,釋放後被校方開除,離開河南至北平。1935年起,陸續在北平《晨報》、天津《大公報》發錶短篇小說。1937年到開封,與嵇文甫、範文瀾、王闌西等人創辦《風雨》周刊。1938年春到武漢,在《文藝陣地》捲3期發錶著名的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1939年,長篇小說《春暖花開的時候》開始在鬍繩主編的重慶《讀書月報》上連載。1943年初至重慶,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5年初至四川三颱任東北大學中文係副教授。同年夏返成都創作瞭取材於自身經曆的長篇小說《長夜》。
抗戰勝利後到上海,任私立大夏大學副教務長、代理文學院長。在此期間齣版有報告文學集《四月交響麯》,短篇小說集《M站》、《差半車麥秸》,中篇小說《牛全德和紅蘿蔔》、《重逢》,長篇小說《戎馬戀》(一名《金韆裏》)、《新苗》、《春暖花開的時候》、《長夜》,論文集《小說是怎樣寫成的》,傳記文學《記盧鎔軒》等,並研究明代曆史,發錶瞭《明初的錦衣衛》、《崇禎皇帝傳》等學術論著。他的小說多寫農民在戰亂中的變化和反抗鬥爭,為新文學人物畫廊塑造瞭一批具有強悍豪爽性格的人物形象。作品樸素自然,語言生動,采用北方農村口語,為實踐文藝大眾化做齣瞭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迴鄭州,後調武漢從事專業創作。1957年被錯定為右派,在逆境中開始創作他的代錶作5捲本長篇曆史小說《李自成》。1963年齣版瞭第1捲,譯成日文後獲日本文部省、外務省頒發的文化奬;1976年齣版的第2捲獲首屆茅盾文學奬。二十多年之後,這部五捲本小說纔全部完成。
1978年後,當選為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主席。
1981年12月,在古稀之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著作書目:
《紅燈籠故事》(短篇小說集)1940,大路齣版公司
《牛全德與紅蘿蔔》(中篇小說)1942,重慶文座齣版社
《戎馬戀》(長篇小說)1943,重慶大東書局
《重逢》(中篇小說)1943,重慶東方書社
《新苗》(長篇小說,又名《母愛》)1943,重慶現代齣版社
《小說是怎樣寫成的》(創作談)1943,商務
《春暖花開的時候》(l—3冊,長篇小說)1944,重慶現代齣版社
《差半車麥秸》(短篇小說集)1947,懷正
《長夜》(長篇小說)1947,懷正
《李自成》(1—3捲,長篇曆史小說。榮獲首屆矛盾文學奬)1963一1981,中青
《大嫂》(散文集)1982,河南人民
是在金牌编剧芦苇老师的推荐下找到这本书的。 在中国的文学界,好多有价值的作品被忽视了,包括这本18万字的《长夜》。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单纯在于文学,它为我们保留了一个1924年河南南部农村生活的一个切片,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生活在末梢年,在中国,...
評分最近刚刚读完姚雪垠 的 <<长夜>> . 一提到姚雪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李自成>>,但<长夜 >>同样值得一看. 姚雪垠生于上世纪初二十年代的河南.那是一个土匪横行的年代. 这部小说就是一段作为土匪绑架的肉票的经历所写就的. 可能一说起土匪大家就会想到穷凶极恶的样子.但...
評分最近刚刚读完姚雪垠 的 <<长夜>> . 一提到姚雪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李自成>>,但<长夜 >>同样值得一看. 姚雪垠生于上世纪初二十年代的河南.那是一个土匪横行的年代. 这部小说就是一段作为土匪绑架的肉票的经历所写就的. 可能一说起土匪大家就会想到穷凶极恶的样子.但...
評分是在金牌编剧芦苇老师的推荐下找到这本书的。 在中国的文学界,好多有价值的作品被忽视了,包括这本18万字的《长夜》。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单纯在于文学,它为我们保留了一个1924年河南南部农村生活的一个切片,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生活在末梢年,在中国,...
評分是在金牌编剧芦苇老师的推荐下找到这本书的。 在中国的文学界,好多有价值的作品被忽视了,包括这本18万字的《长夜》。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单纯在于文学,它为我们保留了一个1924年河南南部农村生活的一个切片,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生活在末梢年,在中国,...
被隱藏的好書,萬惡的舊社會和美好的新中國,豆瓣的所謂眾人獨醉特立獨行的人都應該看看,小說是隱藏的秘史
评分姚老半自傳體的近現代小型水滸傳,個人感覺比《李自成》精彩多瞭。“末梢年”的豫南鄉村社會,兵和匪半斤八兩,人命不如草芥,再鮮活可愛的生命也蓋不住殘酷荒蠻,但又自有一種力量讓人挪不開眼。豫南風土人情寫的也地道,方言俗語尤其有趣,譬如當時對成年男子的尊稱還是“相公”。
评分姚老半自傳體的近現代小型水滸傳,個人感覺比《李自成》精彩多瞭。“末梢年”的豫南鄉村社會,兵和匪半斤八兩,人命不如草芥,再鮮活可愛的生命也蓋不住殘酷荒蠻,但又自有一種力量讓人挪不開眼。豫南風土人情寫的也地道,方言俗語尤其有趣,譬如當時對成年男子的尊稱還是“相公”。
评分中國文學
评分1.單從描寫角度上來說,怎麼贊美這本書都不為過 2.我是河南人,我不想穿越迴民國 3.“群盜蜂起”以前對我來說隻是一個普通詞匯而已,看瞭這部社會調查般的小說之後,我終於知道瞭莊傢漢們究竟是如何群起為盜的,做賊成為不得已而謀生的手段。 4.我外公給我講過,他父親就是被土匪抓到山上乾苦力活兒,結果被莊稼茬紮破瞭腳得瞭破傷風死掉的。 5.我上初中的時候還能看到我們鎮上遺留留下來的殘破的寨牆 6.舊社會人活著是多不容易啊! 7.這本書可以作為閱讀作者另一部偉大的小說《李自成》的參考,能知道明末的農民軍具體是怎麼形成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