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其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麵目的意思。1903年父親去世,到北京舅舅傢居住。年入教會辦的慕貞書院小學部。信仰基督教。1912 年考入女子師範學校,1917年畢業後任教於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範學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國文係。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22年大學畢業後到安徽宣城中學任教,半年後迴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1925年齣版第一本小說集《海濱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學教書,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幾年間,母親、丈夫、哥哥和摯友石評梅先後逝世,悲哀情緒浸透在這個時期齣版的作品集《靈海潮汐》和《曼麗》之中。1930年與李唯建結婚,1931年齣版瞭二人的通信集《雲歐情書集》。婚後她們一度在東京居住,齣版過《東京小品》 。1931年起擔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國文教師。36歲時因臨盆難産子宮破裂,死於上海大華醫院。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齣版的《女作傢在現代中國》(Writing Women in Modern China)之中,與蕭紅、蘇雪林和石評梅等人並列為18個重要的現代中國女作傢之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民國十大纔女中,比起張愛玲、三毛和蕭紅等人,廬隱算是不太為多數人瞭解的一位,但作品可圈可點之處比比皆是……由於個人成長經曆的坎坷,廬隱作品的字裏行間有一種淡薄的悲哀,這種悲哀無關情緒,隻是一種基於人生的判斷;略偏鬱鬱外加微嘲的筆風,透著一種看淡浮麵的銳覺;這種“小思緒”作品並顯得矯情,細處體味,情緒化的哲理泛然而齣。
评分13
评分茅盾真的有見地,盧隱的《東京小品集》顯現齣她更深的思想力度,對女權在現代不過為幌子的思考,為五四女青年往往被哄騙的通信,都比小說與現實貼得更近。
评分茅盾真的有見地,盧隱的《東京小品集》顯現齣她更深的思想力度,對女權在現代不過為幌子的思考,為五四女青年往往被哄騙的通信,都比小說與現實貼得更近。
评分比起蕭紅,好像更喜歡廬隱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