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真原

天学真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晓原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长期领导中国唯一的天文学史研究组,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

出版者: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江晓原
出品人:
页数:327
译者:
出版时间:2007-9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280487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三辑)
图书标签:
  • 天文 
  • 天文学 
  • 江晓原 
  • 历史 
  • 科学史 
  • 文化 
  • 科学史-中国古代 
  • 科普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天学真原(科学技术类)》正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古代天学、历法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重新考察,从文化的角度,把对天学的研究放到整个文化的背景之中,通过翔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提出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天学一词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巫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一个天学门外汉,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天学真原》。 正如书名所示,江晓原在本书中力图给我们复原中国天学的真相,原有的真相,是这种意图促使我读完全书的。 在我们惯常接触的历史教材及科技史中,我们只看到列祖列宗们的智慧、科技成果。然而,这些成果...

评分

摘自《科学•历史•文化》 作者:卢卫红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江晓原先生的著作《天学真原》之出版,在天文学乃至整个科学史界引起重大反响,获得诸多好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即使不同意该书立论者,亦不得不承认并钦佩先生的深厚功力。   正如刘兵先生在新版序中...  

评分

作为一个天学门外汉,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天学真原》。 正如书名所示,江晓原在本书中力图给我们复原中国天学的真相,原有的真相,是这种意图促使我读完全书的。 在我们惯常接触的历史教材及科技史中,我们只看到列祖列宗们的智慧、科技成果。然而,这些成果...

评分

摘自:凤凰网 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通胜或者是历书这种书,是一种有时限的书,有时效性的书。就像一个罐头一样,上面印着日期,这个日期一过,这罐头就不能吃了。同样历书也是一样,对不对,日期一过,那就应了我们中国一句话那叫老皇历了,老皇历翻来还...  

评分

摘自:凤凰网 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通胜或者是历书这种书,是一种有时限的书,有时效性的书。就像一个罐头一样,上面印着日期,这个日期一过,这罐头就不能吃了。同样历书也是一样,对不对,日期一过,那就应了我们中国一句话那叫老皇历了,老皇历翻来还...  

用户评价

评分

至今时今日也不落后啊!

评分

严复于西洋科学(比如他讲西洋天学与吾国“天尊地卑”等说)对吾国文化思维的冲击和毁灭性后果顾虑甚微、乃至极为乐见二者融合,于此可见严氏实在不如同期宋育仁等人深刻;就是张之洞等人,也深深以西学泛滥为忧,同为“救国”,严氏此点疏漏似乎应该归为其旧学较浅的缘故吧——撇开“开启民智”一点用意。

评分

严复于西洋科学(比如他讲西洋天学与吾国“天尊地卑”等说)对吾国文化思维的冲击和毁灭性后果顾虑甚微、乃至极为乐见二者融合,于此可见严氏实在不如同期宋育仁等人深刻;就是张之洞等人,也深深以西学泛滥为忧,同为“救国”,严氏此点疏漏似乎应该归为其旧学较浅的缘故吧——撇开“开启民智”一点用意。

评分

吾中华天学自成一系,其文化背景衍自于天人合一观念,而天人之际的感交相应则正是天学实践价值所在,于是所谓政治运作、道德教化无不与天象若合符节,进而天学之为权力正统性的重要支持作用,使其成为皇家禁脔亦乃应有之意;此外历书择吉与推卜功能,则又为芥豆小民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即天人交感又一侧面,其流布之广固可见一斑;另,旧时生辰八字之占法,取用抽象概念,实与星象无涉

评分

书中主要谈了中国天学与西方天文学的区别、中国天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历的性质、源流及文化功能,中国天学的起源与域外天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者不仅力图跳出西方天文学的框架,还努力将对天学的解读放置在知识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通过“实证的研究”来探明所讨论的天学在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非专业读者对中国天学的理解。作者认为“天文”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就是“星占学”,并指出中国传统的星占学只是军国星占学,生辰星占学是由外传入的;书中批驳了中国历法为农业服务的一贯看法,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指出了天学与王权的密切关系;并通过对史志目录中天学书籍的著录情况的分析,指出天学是术数的灵魂和主干,并分析了七曜术在中国的盛行情况,显现了传统目录学的的功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