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晚清學者治史的新境界
趙翼史論的近代意義
一、比較史學方法的成功運用
二、心理分析方法的不自覺運用
三、歸納社會史與製度史發展趨勢的通則
趙翼史學的求真精神
一、揭露“春鞦筆法”對史學發展的負麵影響
二、極力反對“正史”中形形色色的迴護處
三、強調曆史評價要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之上
王閶運的《湘軍誌》
一、一部“局部的紀事本末之書”
二、一部當代人記載當代史事的著作
三、一部備受評議的著作
《清朝續文獻通考》的創造性特色
一、匯集近代中國經濟史料的《實業考》
二、蘊涵中國近代憲政史重要史料的《憲政考》
三、比較全麵地反映瞭近代中國對外關係的情況的《外交考》
四、詳細記載近代郵電交通的開端及其發展的《郵傳考》
國粹派的史學活動和史學成就
一、國粹派史學的形成
二、國粹派的史學觀點與治史方法
三、國粹派的史學成就與局限
中編 梁啓超的多學科視野與中國近代新史學格局的創闢
梁啓超和魯濱孫的“新史學”思想比較研究
一、兩種“新史學”
二、兩種範型的普遍共性
三、兩種範型的優劣得失
曆史統計學的倡導與實踐
一、曆史統計學:融閤中西史學方法的産物
二、對曆史統計學的運用及設想
三、曆史統計學的局限性及其影響
以社會學的理論與視界治史
一、“閤群”與“群學”
二、社會學理論的廣泛傳播與進步史觀的確立
三、“社會學者的眼光”
心理史學方法的探討與運用
一、史跡之錯綜復雜産生於人類心理的變化多端
二、運用心理分析研究曆史的主要方法
三、典型的個案分析及其啓發意義
地理學與曆史學的整閤
一、史地整閤的理論建構
二、地理環境對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
三、史地整閤與史學發展
科學觀考量
一、對“科學”一詞的界定
二、對傳統學術缺乏科學與科學精神的批判
三、弘揚與闡發傳統學術中的科學精神
四、梁啓超“反科學”厘析
“從域外反觀國內”的比較研究思路
一、比較的眼光與文明的視角
二、思想自由:人類文明進步的“總因”
三、“美美與共”:創構益於“人類全體”的新文明
以學術史材料作方法論文章
一、研究學術史的重要視點
二、學用相諧的價值宗旨
三、探討學術與時代的互動性
四、追求著述的體係性
下編 跨學科方法與當代史研究
論當代人作當代史
一、當代人作當代史有利於史料的豐厚儲存
二、當代人作當代史能更好地發揮史學的經世功能
三、當代人作當代史的傑齣範例
跨學科研究與當代中國史學科發展的前景
一、當代中國史的學科特性與跨學科研究的特色
二、跨學科方法與當代中國史學科的整體性、綜閤性
三、跨學科方法與當代中國史研究的學術性與科學性
四、當代中國史學科的現實性為跨學科研究的開展提供瞭堅實的史料支撐
當代中國史研究與口述史學
一、“眼光嚮下”:當代中國史研究的社會史趨嚮
二、當代中國史研究:僅有文本是不夠的
二、當代人應作當代史:搶救“活材料”的重要性
四、口述史學:發揮國史教育啓迪功能的重要途徑
史傢修養論的演變及其現實意義
一、傳統史傢對史傢修養論的闡述
二、近代史傢對史傢修養論的繼承與深化
三、加強史傢主體修養與當代史學的發展
曆史教育與和諧社會
一、“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二、“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三、“明史以自處”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