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活一次

死前活一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貝雅特‧拉蔻塔﹙Beate Lakotta﹚

生於1965年﹐現擔任德國︽明鏡︾週刊 ﹙Spiegel﹚科學編輯。攝影師華特‧謝爾斯﹙Walter Schels﹚生於1936年﹐以人物和動物的性格特質研究而聞名。他們在2003年於︽明鏡︾週刊所發錶的〈死前再活一次﹀專題﹐因報導深入而獲頒漢薩 –米特獎﹙Hansel-Mieth-Preis﹚﹐以及聯邦誌工福利工作會所頒發的德國社會獎﹙Deutsche Sozialpreis﹚。華特‧謝爾斯的攝影作品並榮獲2004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二獎。

出版者:大塊文化
作者:Beate Lakotta & Walter Schels
出品人:
頁數:284頁
译者:王威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27日
價格:NT3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21305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攝影 
  • 死亡 
  • 生命 
  • 死前活一次 
  • 德國 
  • 德國 
  • 教會我生命和死亡 
  • BeateLakotta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 少有人會為死者拍照,顯示人們對死亡的不安與不瞭解。本書大膽觸碰這項「禁忌」,將生死肖像並列,使讀者不得不「直視」死亡。

2. 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終點,生者唯有把握生命,纔能在死亡來臨時少一點遺憾。

3. 「臨終關懷」的精神在於,讓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藉由「疼痛控製」將病痛減到最少,保有尊嚴地度過生命最後時光。

◎聯閤推薦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餘德慧

大林慈濟醫院傢庭醫學科主任/林名男

柳營奇美醫院院長/曹朝榮

終身義工 /孫越

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王浴

萬芳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湯梅芬

新樓醫院馬雅各紀念病房

基督教門諾會醫院迦南病房

秀傳紀念醫院安寜小組

安寧照顧基金會

蓮花基金會

這就像把望遠鏡倒過來,你隻能看到那些大塊的東西:我是怎樣生活的?我愛過誰?我得到什麼?我錯過什麼?我還能做些什麼?

生與死本是自然遞嬗的過程,然而在今日社會,死亡和死亡的過程脫離日常生活,變得隱密而不可言說。人們對死亡的認識變得模糊,因而心懷恐懼。然而,這個把我們帶往未知世界的過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臨終關懷醫院是瀕死者度過生命最後時光的地方。住進院裡的人,知道自己沒有機會迴傢,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們隻有短暫的一段時間,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做個總結,與自己和他人和解,麵對死亡這個課題以及處理死後的問題。

本書作者和攝影者走訪德國數所臨終關懷醫院,和院中的病人、傢屬及醫護人員深談,寫成細膩的文字紀錄。攝影者則分別為每個病人拍攝兩張臉部特寫;一張是即將畫上句點的生命,另一張則是死亡的容顏。從這兩張並列對比的照片,看到麵對生命終點的倉皇、滿足或哀傷,也看到死亡的平靜。

斯特萊太太在死前一個月,仍抱著堅定的求生意誌。

51歲的芭芭拉,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渴望母親的愛。她在最後幾個月常常夢到自己是個孩子。

當死亡站在曹太太的門前,她變得更誠實。能夠談論自己的內心,對她是一種解脫。

談普林太太打定主意,直到最後一刻都帶著清醒的理智,精心安排剩下的時間。

好幾個瀕死病人沒有機會和最親密的人開誠布公地談「死」這件事,他們來不及嚮對方說齣愛。

這些瀕死者最後的願望是什麼?希望多活一些時候,希望死亡來得乾脆而溫柔一些,希望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在臨終關懷醫院,這些願望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

在死亡來臨前「真正的生活」,不但是瀕死者的願望,也是以為死亡很遙遠的每個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死亡,离我远吗? 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到时候,我会害怕吗? 我会有多留恋?多舍不得? 我甚至无数次设想过自己死亡前的情景 我和现在一样年轻,在病床上,柘握着我的手,听我哭诉着:“我还有好多东西没学会,我还有好多事情想做,我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 以致我忽然...  

評分

在贝塔斯曼书友会等朋友 看到了书架上这本很有质感的书 拿下来报着好奇的态度粗略的翻了一下 里面都是黑白照片 (我最爱的就是黑白照片,因为觉得只有黑白照片才够纯粹) 同一个人两张照片 很好奇 后来翻到介绍 才知道是这一组图片是 一个人一张生时的照片 一张死的时候的照片 这...  

評分

“我还记得一个男人,他每天都会在自己病危的妻子的房间里坐上几个小时。虽然她已经几乎不能说话了,但是神志还很清醒——她也很清楚,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丈夫喋喋不休地讲着天气、汽车和女儿的假期计划。他只是不肯说出压在他心里的沉重的大石头。后来当他跟我说起这...  

評分

不让你的眼睛,再看到人世的伤心。 这本书买到手6、7年了,一直放在书架的第一位,时常想起,时常看着它的书脊发呆,但并不会经常翻开。 今天无意中链接到它,忽然想起好久以前有一条新闻,一个外国的小女孩,6岁的时候因病离世,然而父母却在她去世之后,不断地在家里的...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死亡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生命。

评分

在眼前的生命消散。。。。。

评分

還記得他的展覽給我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震撼。

评分

一年的時間裏讀瞭很多次。雖然多次觸及對禁忌的底綫,卻異常震撼。

评分

在眼前的生命消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