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業(1917~1990),浙江紹興人。1937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曾任上海國學專修館、稽山中學教師,上海通成公司職員。1949年後曆任上海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店員工會教育科長,上海立信會計學校、建中學校教師,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乾部,上海教育齣版社編輯,上海師範學院曆史係教師。1980年開始發錶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所著四捲本長篇曆史小說《金甌缺》獲第三屆茅盾文學奬榮譽奬。
本捲寫東京淪陷後,北宋滅亡,徽欽二宗及宗室被俘北遷。北行道上,徽宗感賦《宴山亭》,恰好成為他本人及其王朝的挽歌。
本書正文以馬擴留下老母、愛妻為人質,率隨從奔五馬山抗金為結束。尾聲則概述瞭此後十多年中的政局和戰局,最後寫馬擴潛入金軍占領區,探望身為女奴、已病入膏肓的妻子嚲娘。訣彆之情,令人潸然。嚲娘臨終前猶以不能目睹日月重光、金甌無缺而抱恨終天。麵臨一場偉大的民族戰爭,愛國誌士不惜斷頭瀝血奏齣曆史上悲壯的樂麯。無恥官僚或靦顔事仇,或為虎作倀。兩者形成強烈的對照。
全書在悲憤壓抑的氣氛中結束。
先来一篇长的,下面继续: 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
評分最初知道它仅仅是在tianya上某个HC历史上各位名士的帖子里,有人看到LZ是个喜欢古典式士大夫的,就给LZ推荐这本书,而LZ看了,说不错不错,于是俺知道这是本写北宋末年正经历史的小说。说起“北宋末年”,本来是个多火热的时期呀,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就是写的它,庞大系列...
評分 評分 評分帝国的崩溃 --金瓯缺 古往今来, 帝国这个名字尽管熠熠生辉, 惹人遐思, 但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帝国, 都已经分崩离析或者湮入黄沙. 大多数都在熊熊战火中崩塌, 例如屹立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或者一度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 也有一些属于无疾而终, 例如大不列颠帝国. 但说到底, 帝国勃兴...
被評為史學雙壁之一,與李自成不同,作者越寫越見功力,寫到第四冊筆力老道,文章力透紙背,纔真有幾分戰爭與和平的樣子,有幾處議論十分難得,實為真知灼見。難得的佳作。
评分真的是埋沒的真香曆史小說
评分人生與傢國的滄海桑田,人與時代的抗爭···“金甌無缺”,也許是韆年來漢人永遠的希望,永遠的痛楚,也許,也是永遠難圓的夢。
评分人生與傢國的滄海桑田,人與時代的抗爭···“金甌無缺”,也許是韆年來漢人永遠的希望,永遠的痛楚,也許,也是永遠難圓的夢。
评分結尾差點淚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