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本不是为西域史立论,然通观各篇,与西域史研究有关的考索和证述却比比皆是,无处不在。无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彩阐释,还是“在文化不在种族”的独到见地,对西域史研究来说都堪称经典。
陈先生是真正的学问家,他的考据、论证详实且丰富。对涉及到的重点人物,都多加引证,相互佐证,堪为治学要道。然其文所涉深广,若非静心沉气,实难为继。各位在读的朋友,大家加油,好好读读!
评分之前读过陈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讲稿。这本书依然延续了之前的基本思路。 有时候在思考,陈先生游学欧美。接触到了西方历史学研究的形式,但是自己的著作却更接近中国传统体系。瓶有几成新,酒有几成新,这中间的就很可玩味。 在魏晋南北朝讲稿里,陈先生特别注意北周的关陇集团的...
评分之前读过陈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讲稿。这本书依然延续了之前的基本思路。 有时候在思考,陈先生游学欧美。接触到了西方历史学研究的形式,但是自己的著作却更接近中国传统体系。瓶有几成新,酒有几成新,这中间的就很可玩味。 在魏晋南北朝讲稿里,陈先生特别注意北周的关陇集团的...
评分秦汉和隋唐特别相像,汉和唐都是全盘接受收了秦和隋的制度。研究秦汉制度的,特别是律法的曾经很悲剧,80年代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把之前研究的东西全部推翻了。 陈寅恪先生的这部小书原先是他上课的讲义,属于隋唐史研究入门级的读物。 就官职来讲,大一统的秦传给了汉,光武中...
评分秦汉和隋唐特别相像,汉和唐都是全盘接受收了秦和隋的制度。研究秦汉制度的,特别是律法的曾经很悲剧,80年代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把之前研究的东西全部推翻了。 陈寅恪先生的这部小书原先是他上课的讲义,属于隋唐史研究入门级的读物。 就官职来讲,大一统的秦传给了汉,光武中...
这个书不念出来真是读不下去. 可能确实是史料不足, 作者的判断里颇有些唯出身论的影子, 是否也受到一些阶级论的影响? 毕竟在1920~1940代, 马恩的理论在中国亦不失为新锐思潮.
评分说实话,其实陈寅恪的叙事能力真的不敢恭维
评分難讀,真的難讀,結論要靠自己概括……然而輪到我自己這麼寫只會被駡邏輯不清,不過終於明白他們搞北魏史的為什麼死抱史書了
评分“盖杨氏王业所基,别是一胡化系统”,“隋唐袭齐不承周”
评分除了稍微与现代语言不太符合,较为难懂外,不愧是隋唐史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