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美国著名女记者,获得皮博迪奖(The Peabody Award)、乔治·伯克奖(George Polk Award)和普利策奖(Pulitzer Award)这三大著名新闻奖项的第一人。曾就读于加州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又先后到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进修。在校期间即对新闻事业产生浓厚兴趣,后来成为专业记者,在美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新闻日报》等新闻单位就职。现为美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另有《失信: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之瘫痪》、《流行天下!传染病的世界》等,并且经常为各大报刊及通讯社撰稿。文字细腻生动,颇受好评。
美国著名女记者劳里·加勒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全书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地瘟疫爆发以及研究的过程,冷静地分析了瘟疫产生的根源。
我们不紧紧是在与瘟疫斗争,这本书通过记录几十年间全球范围内爆发的瘟疫,告诉我们病毒的起源、特征、传播、结局,我们输在了和自己的恶斗中,争夺地盘和稀缺的资源,微生物成为地球的优势方。不能用心在这个地球村里共同生活,那么微生物就是我们的捕食者。 人们只有理解生态...
评分飞机接近圣华金时,约翰逊和麦肯齐心里暗想,下面出了什么事?好像是有一大群人围在简易的机场四周。落地以后,麦肯齐问道:是不是什么要人或高官碰巧也在这里降落? 他们刚一走出机舱,当地的一个鼓号乐队就奏起了欢快的乐曲,三百多名农民、牛崽、儿童、牧民,一起向这两...
评分中文版因为篇幅的原因,没有将原著全部翻译过来,但是现在的这本书已经非常有趣了。 作者在叙述几大有重要含义的疾病,仿佛带着读着走进那段历史,见过一个个重要的绝望的病患和全力以赴斗争的医生科学家,还有当然少不了那些与政治挂钩的各种党派斗争。 人类的自身活动,农...
评分2020年的春天竟然会是这样的境况。疾病来势汹汹,给所有人都上了一堂严峻的课。阅读是亡羊补牢的举措,我希望从中获得常识和经验。 美国记者、科普作家劳里·加勒特,长期关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先后摘取皮博迪奖、乔治·伯克奖和普利策奖三大新闻奖。《逼近的瘟疫》是她的代表...
评分作者在叙述几大有重要含义的疾病,仿佛带着读着走进那段历史,见过一个个重要的绝望的病患和全力以赴斗争的医生科学家,还有当然少不了那些与政治挂钩的各种党派斗争。 人类的自身活动,农业革命,自然与动物的被迫改变与破坏,城市发展,政治,各种团体机构间的斗争,让微生物...
近代传染病的一本流水账,史料极其丰富,但絮叨的笔触、凌乱的组织和生硬的科普让读者隔绝了书中的恐慌和悲哀,远远不如《血疫》那般通透得令人毛如悚然。对抗疾病的历史,就是一个对抗愚昧、官僚、冷漠、自私、懦弱的历史。人类面对微生物的态度,永远是在指责别人的同时,把瘟疫隔绝在自家门外,却没有意识到我们与他们将长期共享在一个不分行政区域、意识形态、财富学识的生态圈,我们在为他们争论和权衡的那一刻,他们又进化了一步。
评分可么好的题材却因篇幅“太长”删掉五章真的太可惜了,有空要读原版!瘟疫、种族、宗教、政变、名侦探与爱情…每一章都可以拍一季电视剧,穿插疾控科普寓教于乐,每季的主角相互关联客串,最后再来个灾难大电影,把檀香山演习的预想都真的来一把,让那些曾力挽狂澜的疾控英雄齐聚一堂,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人类难逃厄运统统死光光,非常具有警示教育意义
评分近N年,唯一一本去实体书店买的书,借着假期一口气看完了。去年京东促销时买的那堆书到现在还没看完,貌似购书渠道对阅读积极性还是有影响的。不是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本如此,读下来很有一种长篇纪实报告文学的感觉,另外很好奇到底删掉的五章写了了什么。
评分敬畏生命,包括最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评分惊心动魄(所有章节),毛骨悚然(埃博拉一章)。即使删掉五章也是五星力荐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