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碑帖集粹31:董其昌〈菩薩藏經後序〉〈邠風圖詩捲〉(外臨書11種)》主要內容:董其昌(1555-636),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上海鬆江)人。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進士,授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敏,故後人亦稱董文敏。少年時即負盛名,傢中富有,好書畫,精鑒賞,富收藏。畫傢、書法傢兼美術評論傢。書畫理論見解精湛,竭力推崇和提倡『文人畫】的『士氣』。他的書法崇尚天真平淡,用筆講究『虛和』,章法以疏為則,善用淡墨,追求一種淡雅虛靜的意境。著有《容颱集》、 《容颱彆集》、 《畫室隨筆》、 《畫旨》、 苧凶眼》等。
《薩藏經後序》,紙本,現藏颱北『故宮博物院』,是董其昌六十四歲時所寫。此作結構嚴謹,用筆精妙。董其昌在後記中雲: 『以《聖教序》筆意書此。』觀全作不失此言。用筆清潤精勁,含筋裹骨,錶裏瑩潤,疏淡耐看,風格獨具而無一點塵俗之氣。
《邠風圖詩捲》,紙本,為董其昌六十七歲時所作。結構端莊,用筆厚重,可謂『筆勢崢嶸,文采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談,實非平淡,絢爛之極也』。
《答客難》,紙本,縱二十六厘米,橫三百三十四厘米,共六十九行。書於明崇禎元年(二六二八》,董其昌時年七十四歲。此作以東方朔的撰文為內容,書體自然,平淡中求奇秀,用筆圓潤精妙,筋骨內含,得蘇軾書法之妙諦。注重章法,字距密,行距疏,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善於在平淡中求變化,行、草相間, 一任自然,用墨濃淡自由,使全篇形成瞭生動的的律。
《中國曆代碑帖集粹31:董其昌《菩薩藏經後序》《邠風圖詩捲》(外臨書11種)》還收有董其昌臨鍾繇、王羲之、褚遂良、歐陽詢的書法作品十一種,以供大傢學習欣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