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华,1939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1975一1985年,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曾为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外事活动担任翻译。历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纽约)三秘、参赞,驻欧盟使团及驻比利时使馆参赞。1992一1994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1994一1998年,任驻卢森堡大使。1998—2000年任驻法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为外交部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他以失败的政治家的身份黯然去职。他以成功的国际战略家的身份辞世。
尼克松,(1913~1994年)33岁成为最年轻的美国国会议员,40岁担任美国副总统,1968年当选美国总统,1974年因“水门事件”被迫下台。他经历了20世纪世界最动荡的时期—_二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尼克松所处的美国权力顶峰的位置,给了他观察世界独特的视角。尼克松从政期间访问过80多个国家,结识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二战以后的领袖,同他们有过密切接触和深入交往。他有着罕见而丰富的阅历。
1972年他作为美国总统访问北京,促成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也成为尼克松外交生涯中最为传奇的一笔。尼克松确实是一个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富全球眼光的国际战略家。
1994年4月22日,尼克松因中风在纽约去世,白宫宣布葬礼当天为全国哀悼日,8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葬礼。
洪雪因 浙江宁波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9年移居北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执教。任教授。曾在联合国担任英语审校。参与翻译《出类拔萃之辈》《美国力量的收缩》等书。现旅居澳洲。
黄钟青 福建省人、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曾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后任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曾在中国驻外使馆从事翻译工作。担任过联合国中文翻译审校及同声传译员,现侨居澳洲。
《领袖们》中,我们认识了中国传奇式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到台湾后的蒋介石,认识了美国的对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还认识了新日本的共同缔造者——美国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和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我们了解了注重公开形象的戴高乐又是一位极为重视家庭生活的人,我们探知到德国前辈总理阿登纳务实却又有些理想主义的哲学,而我们读到丘吉尔轶事时,又感到兴味盎然。尼克松还向我们介绍了南欧、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以及中东等国家卓越而富有个性的领导人。此外,作者对领袖应有的素质及人民对领袖的要求,以及他们所以能成功,他们又为什么会失败,都做了透彻的解析。
《领袖们》所表达是一位曾经执掌过政权,深切体会过掌权甘苦的人的见识。他知道领导者所拥有的令人敬畏的潜力,他们可以制造灾难,他们也可以推动历史的前进。
【一】 他们的脸四四方方 尽量适合电视和报纸 即使是笑,也带着 几分不太自然的庄重 再不会有赫鲁晓夫脱下鞋子 敲着桌面的声音,或是 横渡长江过后不断滴水的腹部 只有眼睛周围的小皱褶 一部分是裸体 一部分是红烧肉 【二】 至始至终他都在人群中 也就是最中间的位置 ...
评分这本由20世纪下半夜极具影响力的一位领袖人物去描写同时代的其他领袖们的书,对于任何一位致力于成为领袖人物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作者身份的特殊,这本书并不如它文字里所表现的那般易懂。尼克松被认为是自威尔逊、小罗斯福后美国最伟大的战略家。他对领袖的理解不仅仅来...
评分2017 年前后迷上过一阵「得到」App,这个装帧精美的 App 善于缓解人们的知识焦虑,深深套牢了拥有知识焦虑的我。这本美国前总统里查德·尼克松所著的《领袖们》就是《宁向东的管理学课》中推荐的关于领导力的书,两年后终于得以一读。 总的说来,《领袖们》并未达到我的预期。...
评分“只有伟人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戴高乐写道,“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立志于伟大的建树。” 成功的领袖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并且知道如何激发他人的热情。本书中的领袖们,高人一筹,都成功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历史。他们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不在于他们希望怎样...
从君主和共和政体选择的论述就充分说明尼克松是一名现实主义的而非意识形态的政客。他的政治视野开阔嗅觉也很敏锐,见证纷繁复杂的二战后风云依然能有很准确的意见提炼出来。书中自我抬高的笔触略多。
评分很客观及非常精彩的评论
评分最精彩的篇章还是写丘吉尔和麦克阿瑟的,对两位苏联领导人的描述有些偏颇。最可惜的是迪克奋斗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栽在了自己总结出来的规矩下——作为一位领袖,千万不要傲慢,不要忽视那些蠢货。
评分作为浸淫政界30多年的大人物,他近距离交往、观察大人物的视角很特别,远远不同于一般人观察大人物的视角,同时他对那些领袖们的观察很到位,反复提到的东西一直都在印证我所知道的领袖心性理论。最后一章关于领袖特质的总结也很精当,差一点就能提出一个理论了——当然他没必要这么做。 关于国际关系与政治的观点,就算他是站在美国的立场,其实他还是很实用主义的,他认为民主并不适用于任何地方,像加纳民主化却一塌糊涂,而伊朗国王一样能开明开放,这点决定了他会跟当时的共产主义国家搞缓和,解冻了跟中国的关系。
评分从君主和共和政体选择的论述就充分说明尼克松是一名现实主义的而非意识形态的政客。他的政治视野开阔嗅觉也很敏锐,见证纷繁复杂的二战后风云依然能有很准确的意见提炼出来。书中自我抬高的笔触略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