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仪式

国家的仪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志毅
出品人:
页数:278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8年4月
价格:38.80元
装帧:平装 32开
isbn号码:97875633702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革命戏剧
  • 社会史
  • 艺术/社会史
  • 戏剧
  • 历史
  • 论文资料
  • 文化史
  • 政治
  • 历史
  • 仪式
  • 文化
  • 社会
  • 国家认同
  • 公共领域
  • 象征
  • 权力
  • 集体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着重研究延安戏剧、建国十七年的戏剧和文革戏剧,以“国家的仪式”来透视这一时期的革命戏剧,认为延安时期的戏剧是从民间、民族发展到民族国家的仪式,从时间过渡到空间神话;建国十七年的戏剧成为“剧场国家”、国家的形象,分析了国家的神话、都市民族志、仪式的公共化等文化现象;到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成为政治乌托邦和运动修辞,进而成为政治狂欢的节日,并从神圣、身份和性别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文化阐释。

作者简介

胡志毅,男,1957年11月出生于杭州,浙江慈溪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影视艺术与新媒体系主任,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出版有《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神秘·象征·仪式:戏剧论文集》、《世界艺术史·建筑卷》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得过国家教育部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篇 延安时期的戏剧
第一章 延安的道路:民间与民族
第一节 启蒙思想与民间意识
第二节 救亡运动与“民族主义原型”
第三节 延安的道路与民族国家
第二章 民众、大众与工农兵戏剧
第一节 民众戏剧
第二节 大众化戏剧
第三节 工农兵的戏剧
第三章 民族的仪式:时间的过渡与空间的神话
第一节 时间的过渡
第二节 空间的神话
第三节 民族的仪式
第四章 戏剧的形态
第一节 话剧民族化
第二节 戏曲现代化
第三节 歌剧本土化
第二篇 建国十七年的戏剧
第五章 国家:仪式、剧场与形象
第一节 国家的仪式
第二节 “剧场国家”
第三节 国家的形象
第六章 神话、原型与意象:建国以后戏剧的召唤结构
第一节 国家的神话:翻身解放
第二节 乌托邦原型:治病救人
第三节 意象的召唤:“明朗的天”
第七章 城乡之间:民族志、公共性与合作化
第一节 都市民族志
第二节 仪式的公共性
第三节 农村的合作化
第八章 戏剧的类型:二元对立的模式
第一节 神话剧与鬼戏
第二节 历史剧与现代戏
第三节 悲剧与喜剧
第三篇 文革时期的戏剧
第九章 政治乌托邦与革命样板戏
第一节 政治乌托邦与运动修辞
第二节 节 日与狂欢
第三节 “剧场国家”与革命样板戏
第十章 “两结合”、“三结合”与“三突出”
第一节 “两结合”与“两条路线”
第二节 集体创作与“三结合”创作
第三节 “三突出”原则与英雄人物
第十一章 神圣、身份与禁欲
第一节 神圣与僵化
第二节 身份与性别
第三节 禁欲与身体
第十二章 戏剧的象征
第一节 脸谱与角色
第二节 布景与道具
第三节 话语与语言
余专论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个人觉得从中长了姿势,但跟后面的参考文献相比本书应该也就是三星的样子吧

评分

结合的不够紧密。角度还可以。

评分

大词一堆,仪式、典礼、狂欢、节日、神话、乌托邦…… 但是掩盖不住内容的流水账。把戏剧看成国家仪式的意义何在?戏剧与电影的不同何在?读完还是不知道。

评分

问题意识是对的,但分析能力不行,视野不够开阔,只能当资料用

评分

觉得写得不咋地,但没信心写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