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PA/HSPA網絡技術

HSUPA/HSPA網絡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郵電
作者:張新程,關山,田韜,等
出品人:
頁數:237
译者:
出版時間:2008-5
價格:3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151727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HSUPA
  • HSPA
  • 移動通信
  • 3G
  • 無綫網絡
  • 通信技術
  • 網絡優化
  • 數據傳輸
  • 協議分析
  • 移動寬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HSUPA/HSPA網絡技術》主要介紹瞭HSUPA的物理層、層2及RRC層的原理及其關鍵技術,通過仿真結閤實例給齣瞭HSUPA的網絡性能,並通過VoIP在HSPA中的實現原理及其應用論述瞭HSPA的工作流程,最後針對HSPA演進中所涉及的MIMO、高階調製等新技術做瞭詳細的解釋。《HSUPA/HSPA網絡技術》在內容展開的同時加入瞭大量的示例和豐富的技術細節,包括一些在國外的實際測試結果,希望能給讀者以有益的啓示。

《HSUPA/HSPA網絡技術》麵嚮的讀者主要為運營商,網絡和終端製造商,業務提供商以及高校學生。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HSUPA概述及其關鍵技術 1 1.1 HSUPA的協議結構 2 1.2 HSUPA引入後的物理信道匯總 4 1.3 HSUPA UE類型 5 1.4 HSUPA的關鍵技術 7  1.4.1 HARQ技術 7  1.4.2 Node B的調度技術 9  1.4.3 宏分集/軟切換技術 11  1.4.4 傳輸時間間隔 14第2章 物理層技術 15 2.1 E-DPDCH 20  2.1.1 E-DPDCH的幀結構 20  2.1.2 E-DCH的信道特徵 21  2.1.3 E-DCH的信道編碼 21  2.1.4 E-DPDCH的幀結構舉例 26  2.1.5 E-DPDCH的解調過程 27 2.2 E-DPCCH 28  2.2.1 E-DPCCH的幀結構 28  2.2.2 E-DPCCH的編碼 29 2.3 E-DCH相對授權信道(E-RGCH) 40  2.3.1 E-RGCH的幀結構 40  2.3.2 E-RGCH相對授權的映射 42  2.3.3 E-RGCH相對授權的設置 43 2.4 E-DCHHARQ指示信道(E-HICH) 43  2.4.1 E-HICH的幀結構 43  2.4.2 E-HICH ACK/NACK映射 44 2.5 E-DCH的絕對授權信道(E-AGCH) 45  2.5.1 E-AGCH的幀結構 45  2.5.2 E-AGCH的編碼 45 2.6 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49 2.7 物理信道之間的定時 50  2.7.1 下行E-RGCH/P-CCPCH/DPCH定時關係 52  2.7.2 下行E-HICH/P-CCPCH/DPCH定時關係 53  2.7.3 下行E-AGCH/P-CCPCH定時關係 54  2.7.4 軟切換狀態下的E-HICH及E-RGCH的定時 54 2.8 物理層過程 55  2.8.1 同步過程 55  2.8.2 功率控製 55  2.8.3 E-DCH相關過程 58  2.8.4 HSUPA相關測量 58  2.8.5 HSUPA的壓縮模式 59 2.9 擴頻和調製 62  2.9.1 上、下行鏈路調製 62  2.9.2 下行鏈路E-HICH/E-RGCH以及E-AGCH的擴頻 62  2.9.3 上行E-DPCCH和E-DPDCH的擴頻 63  2.9.4 上行信道的碼資源分配 67  2.9.5 下行信道的碼資源分配 68  2.9.6 擾碼的産生與分配 69第3章 MAC層技術 70 3.1 UE側的MAC層結構 71  3.1.1 UE側的MAC層整體結構 71  3.1.2 UE側的MAC-d結構 77  3.1.3 UE側的MAC-e/es實體 78 3.2 UTRAN側的MAC層結構 78  3.2.1 UTRAN側的MAC層整體結構 78  3.2.2 UTRAN(RNC)側的MAC-d結構 81  3.2.3 Node B的MAC-e實體 81  3.2.4 RNC的MAC-es實體 82 3.3 HARQ協議 84  3.3.1 概述 84  3.3.2 異常處理 84  3.3.3 軟切換狀態下的HARQ的操作策略 85  3.3.4 HARQ的環迴時延 85 3.4 調度概述 87 3.5 Node B控製的調度 90  3.5.1 Node B調度的特點 90  3.5.2 Node B調度的策略 92  3.5.3 Node B調度的過程 95  3.5.4 UE接收調度後的應答 96 3.6 非Node B控製的調度模式的傳輸 100 3.7 QoS控製 101  3.7.1 QoS配置原則 102  3.7.2 TFC和E-TFC的選擇 102  3.7.3 MAC-d數據流的功率偏置屬性設置 108第4章 HSUPA的信令流程 110 4.1 主要信令流程 110  4.1.1 小區建立流程 110  4.1.2 呼叫建立流程 111  4.1.3 E-DCH建立過程和E-DCH TTI重配置過程 114 4.2 RRC信令流程 115  4.2.1 小區更新確認消息 116  4.2.2 無綫信道重配置消息 116  4.2.3 無綫承載重配置消息 116  4.2.4 無綫承載釋放消息 116  4.2.5 無綫承載建立消息 117  4.2.6 傳輸信道重配置消息 127  4.2.7 RRC連接請求消息 127  4.2.8 激活集更新消息 127 4.3 Iub/Iur接口的信令流程 130  4.3.1 對Iub/Iur接口控製麵的影響 130  4.3.2 對Iub/Iur接口用戶麵的影響 131  4.3.3 Iub/Iur接口上E-DCH的幀結構 132  4.3.4 NBAP信令流程的變化 133  4.3.5 RASAP信令流程的變化 135第5章 HSUPA的性能分析 137 5.1 HSUPA的覆蓋分析 137  5.1.1 HSUPA的上行覆蓋分析 137  5.1.2 HSUPA的下行覆蓋分析 139 5.2 HSUPA的上行吞吐量分析 139 5.3 HSUPA上下行信道的性能分析 141  5.3.1 E-DPCCH的性能分析 141  5.3.2 E-AGCH、E-RGCH、E-HICH的性能分析 142 5.4 UE功率迴退對網絡性能影響分析 143  5.4.1 小區吞吐量 144  5.4.2 UE功率迴退對用戶性能的影響 145  5.4.3 結論 147 5.5 緩存管理影響 147  5.5.1 Node B 緩存管理 147  5.5.2 RNC中的重排序緩存管理 147 5.6 HARQ BLER設置分析 148 5.7 2ms TTI與10ms TTI的性能對比 152  5.7.1 數據業務情況下 152  5.7.2 數據與語音混閤業務情況下 154第6章 VoIP在HSPA中的實現原理 157 6.1 HSDPA技術簡介 158 6.2 實現VoIP的關鍵技術 160  6.2.1 ROHC技術 165  6.2.2 SIP消息壓縮 167  6.2.3 信令承載在HSDPA/HSUPA的高速傳輸信道上 169  6.2.4 MAC復用技術 170  6.2.5 RLC UM模式 171  6.2.6 快速小區變更 174  6.2.7 F-DPCH的應用 176  6.2.8 上下行調度控製與資源分配 176  6.2.9 VoIP數據流示例 177 6.3 HSPA的VoIP呼叫流程 178  6.3.1 RRC連接、GPRS附著以及第一個PDP連接建立流程 181  6.3.2 VoIP用戶注冊流程 181  6.3.3 VoIP用戶注冊狀態事件的預定流程 183  6.3.4 VoIP用戶起呼及釋放流程 183 6.4 HSPA的VoIP的承載效率分析 186  6.4.1 VoIP的容量 186  6.4.2 VoIP的傳輸時延 188第7章 HSPA的增強技術 191 7.1 MIMO技術 192  7.1.1 PARC技術 195  7.1.2 基於PARC的HS-DSCH物理層結構 195  7.1.3 D-TxAA技術 197  7.1.4 幾種多天綫技術性能分析 198 7.2 高階調製技術 200縮略語 204參考文獻 20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