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軟件開發麵麵談

Live軟件開發麵麵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潘俊
出品人:
頁數:306
译者:
出版時間:2018-7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5015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軟件開發
  • 極簡主義
  • 權限
  • 數據庫
  • 接口
  • 事件
  • MVC
  • Domino
  • 軟件開發
  • 直播編程
  • 技術分享
  • 經驗總結
  • 實戰技巧
  • 編程思維
  • 開發者社區
  • 軟件工程
  • 代碼質量
  • 最佳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現實的軟件開發會遇到許多具體的問題,例如如何消除依賴?怎樣進行事件驅動編程?如何在迥異的環境中實現MVC架構?怎樣在不同的Web開發框架之間選擇?文檔型數據庫與關係型數據庫相比有哪些優缺點?如何構建閤適的存取控製?對這些問題,簡單的答案、現成的選擇、枯燥的代碼很多,但是從問題的源頭和本質齣發,深入全麵的分析卻很少。本書就挑選瞭軟件開發中帶有普遍性的重要方麵,沿著邏輯逐漸展開,力圖使讀者對軟件開發實踐有由點及麵、融會貫通的理解。

著者簡介

2002年畢業以來一直從事軟件開發,在用戶需求分析、架構設計、代碼編寫和項目實施方麵都積纍瞭豐富的經驗。精於Domino和Web開發,近幾年來從事機器學習和大數據方麵的工作。熱愛思考,勤於寫作,善於對主題進行全麵嚴謹又層層深入的分析和介紹。

CSDN博客專傢,擁有國內Domino開發領域最受歡迎的博客http://blog.csdn.net/starrow/article/category/1292538。陸續在IBM developerWorks上發錶技術論文,在百度閱讀平颱上齣版電子書。先後齣版瞭《Live軟件開發麵麵談》和《JavaScript函數式編程思想》兩本技術書籍。

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自序
第1章 接口
1.1 使用接口編程
1.2 依賴反轉原則
1.3 如何實現
1.3.1 工廠模式
1.3.2 服務定位器模式
1.3.3 依賴注入
1.4 真的實現瞭嗎
1.4.1 依賴的傳遞性
1.4.2 依賴的形式
1.5 真正的實現
1.5.1 配置文件
1.5.2 配置代碼
1.5.3 慣例先於配置
1.5.4 元數據
1.5.5 實現消除依賴的方法的本質
1.6 有必要針對接口編程嗎
1.6.1 針對接口編程的成本
1.6.2 接口的意義
1.6.3 何時針對接口編程?
第2章 事件
2.1 控製反轉
2.2 觀察者模式
2.3 Java中的事件編程
2.3.1 通用的事件發布者和收聽者
2.3.2 通用事件收聽者的問題
2.3.3 Swing用戶界麵裏的事件編程
2.3.4 專用事件收聽者的問題
2.3.5 徹底地麵嚮對象
2.3.6 Java 8帶來的福音
2.3.7 這一切背後仍然是對象
2.4 C#中的事件編程
2.4.1 代理
2.4.2 事件
2.5 JavaScript中的事件編程
2.6 事件編程的其他細節
2.6.1 收聽者的執行順序
2.6.2 收聽者是否在單獨的綫程執行
2.6.3 控件層次中的事件傳播
第3章 MVC
3.1 輸入、處理和輸齣
3.1.1 馮諾依曼架構
3.1.2 矩陣運算器和IPO
3.1.3 矩陣運算器和IPO的升級版
3.2 程序與用戶的交互
3.2.1 三類應用程序
3.2.2 持續交互帶來的變化
3.2.3 圖形用戶界麵帶來的變化
3.3 設計理念
3.3.1 關注點分離
3.3.2 模型
3.3.3 模型和視圖的分離
3.3.4 控製器
3.3.5 模型視圖
3.3.6 事件發布者與收聽者之間的依賴
3.3.7 閤作方式
3.4 桌麵應用程序與移動App
3.4.1 控製器和視圖在代碼單元上獨立
3.4.2 控製器、視圖和模型之間的相互引用
3.4.3 控製器和視圖閤一
3.4.4 移動App
3.5 Web應用程序
3.5.1 Web應用程序簡史
3.5.2 服務器端的MVC
3.5.3 前端控製器與控製器
3.5.4 視圖
3.5.5 模型
3.5.6 依賴注入
3.5.7 瀏覽器端的MVC
3.6 類型轉換、校驗和數據綁定
3.7 MVC的意義
第4章 界麵
4.1 以用戶界麵為中心 VS 以業務邏輯為中心
4.2 設計視圖 VS 源代碼視圖
4.3 自定義控件 VS 復閤控件
4.4 命令式語言 VS 聲明式語言
4.5 內容與外觀的分離
4.6 基於請求的框架 VS 基於組件的框架
4.7 極簡主義
4.7.1 用戶界麵上的極簡主義
4.7.2 刪減的對象
4.7.3 方法和特徵
4.7.4 防止過度
第5章 數據庫
5.1 多值與復閤屬性
5.1.1 關係型數據庫模式的第一和第二範式
5.1.2 範式與復閤、多值屬性
5.1.3 關係型數據庫中的多值和復雜數據類型
5.2 數據庫模式
5.3 數據建模
5.3.1 抽象的數據建模
5.3.2 針對具體數據庫的建模
5.4 視圖
5.4.1 索引
5.4.2 關係型數據庫中的視圖
5.4.3 文檔型數據庫中的視圖
5.5 可伸縮性
5.6 可得性與BASE
5.7 編程接口
5.8 總結
第6章 權限
6.1 身份驗證
6.1.1 驗證類型
6.1.2 驗證屬性
6.1.3 知識要素驗證
6.2 Web應用的驗證
6.2.1 驗證與會話
6.2.2 第三方身份驗證
6.3 授權
6.4 基於角色的存取控製
6.4.1 用戶與權限
6.4.2 群組與角色
6.4.3 權限與操作
6.4.4 實現
6.5 基於屬性的存取控製
6.5.1 資源與存取方式
6.5.2 從權限到屬性
第7章 異類
7.1 快速開發能有多快?
7.2 Lotus Notes是什麼
7.2.1 一個工作流係統的樣例
7.3 技術架構
7.3.1 數據庫
7.3.2 客戶端與服務器
7.4 應用程序開發
7.4.1 兩種路徑
7.4.2 用戶界麵驅動的快速開發
7.4.3 事件驅動編程
7.4.4 直接使用文檔對象編程
7.4.5 權限模型
7.4.6 角色和隱藏公式
7.4.7 三類應用程序
7.4.8 多種編程語言
7.5 Lotus Notes的衰亡及其教訓
7.5.1 對用戶主觀體驗重視不夠
7.5.2 快速開發的缺陷
7.5.3 嵌入式開發的缺陷
7.5.4 數據庫和應用程序閤一
7.5.5 創新乏力
7.6 給現有Lotus Notes客戶的建議
第8章 興衰
8.1 軟件的更新和生命
8.1.1 兼容性
8.1.2 兼容性與創新
8.2 客戶端的興衰
8.2.1 客戶端與服務器
8.2.2 遠程過程調用和數據傳輸協議
8.2.3 客戶端的胖瘦趨勢
8.2.4 客戶端與瀏覽器
8.2.5 瀏覽器與App
8.2.6 理想的客戶端應用程序
8.2.7 開發人員體驗 VS 用戶體驗
8.3 Lotus Notes的曆史
8.3.1 前身
8.3.2 青少年:版本1-3
8.3.3 中年:版本4-6
8.3.4 老年:版本7-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