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嫩的脸颊

柔嫩的脸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日]桐野夏生
出品人:艺文志eons
页数:438
译者:史诗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703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桐野夏生
  • 日本文学
  • 日系推理
  • 推理
  • 小说
  • 日本
  • 犯罪
  • 悬疑
  • 儿童文学
  • 绘本
  • 情感教育
  • 亲子共读
  • 温柔画面
  • 成长故事
  • 笑脸主题
  • 简单文字
  • 色彩柔和
  • 正面引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佳澄一直在逃离。

逃离故乡北海道和父母,逃离丈夫女儿和逼仄的现实。

和石山的恋情是她唯一的出口。

五岁的女儿有香,在石山一家新购于北海道的夏季别墅失踪。

由此开始的,不仅是两个家庭的崩坏,佳澄失去了女儿这个小小的时钟,她怀着缺损的时间,没有一刻放弃寻找女儿的希望。

身患癌症只余下半年寿命的前刑警内海也加入了佳澄的寻找,追寻真相的二人,前往佳澄的故乡。

作者简介

桐野夏生

Natsuo Kirino

1951年生于金泽。1993年以《濡湿面颊的雨》获第39届江户川乱步奖,该作品被看作是日本女性硬派推理小说的先驱。此后,桐野夏生创作了大量犯罪推理、社会和历史主题的小说,她对现实层面的描写有其独特的冷冽色彩,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1993年《濡湿面颊的雨》获第39届江户川乱步奖。

1998年《OUT越界》获第5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1999年《柔嫩的脸颊》获第121届直木奖。

2003年《异常》获第31届泉镜花文学奖。

2004年《OUT越界》英译本入围埃德加•爱伦•坡奖最佳小说奖。

2004年《残虐记》获第17届柴田炼三郎奖。

2005年《魂萌!》获第5届妇人公论文艺奖。

2008年《东京岛》获第44届谷崎润一郎奖。

2009年《女神记》获第19届紫式部文学奖。

2010年《又怎样》获第17届岛清恋爱文学奖。

2011年《又怎样》获第62届读卖文学奖。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末班车
第二章 水的气息
第三章 漂流
第四章 洪水
第五章 浮标
第六章 水源
第七章 栈桥
第八章 溯航
第九章 放流
第十章 砂岩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本以日系推理为上架理由的小说,但总览全篇,故事主线清晰直白。一位母亲的女儿走失,多年寻找却一无所获。在书中有出场的人物也屈指可数,没有什么具体线索指向,谁也不知道带走女孩的是哪个人,女孩下落更是不明。推理小说所不可欠缺的条条线索在其中被有意淡化,与常...  

评分

這本書在推理小說裡其實稍微有點冷門,但竟然是直木賞的作品,拜名而讀,看完後覺得果然頗為驚艷。桐野夏生的描寫細膩到了極點,我誤入主角們的故事,被深深沈迷。小說的推理邏輯本身其實還好,情節推動並不是很快,但作者的文筆似冰刀,很容易讓人帶入人物的情緒,讀完後需要...  

评分

评分

终于读到思念已久的作品,终于见识到了人称“冷硬派”的桐野夏生的风骨,然后,读罢,虽有不舍外加一丝烦躁,但心情仍平静,只不过是再一次领悟了人之孤独,重新整理心情,为下一次的孤独之旅作好准备…… 看之前已经打好了预防针,因为被告知故事并没有特定的结局,其实所谓...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看桐野夏生的小说,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部推理小说。 书中的推理实际上并非案件的推理,而是人心的推理。越是到书中的后半部分,女儿失踪案对于母亲来说更多的不是一个悬案,而是一个探寻内心,找寻出口的契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很饱满,哪怕是中途才出现...  

用户评价

评分

“用惊人毅力写完的一本无聊书籍”这句评价实在太到位了。桐野夏生的小说,总以犯人或受害者(家属)的主视角切入,事无巨细地写人物的想法、情绪、回忆、感受,而推理破案的过程是非常次要的。停滞不前的情节、混乱的插叙、不怎么切实际的人物行为逻辑,让阅读过程很难受。

评分

桐野夏生真能写,将人的绝望生活写得那么动人,生活真是绝望啊,个个如困兽一样~这本书里没有安慰。我喜欢的是那个正在感受死亡一点点到来的警察。他的死亡让我想起了斯通纳身患病痛之后的感受,力气一点一点消失~

评分

充满了真实的绝望,所有的人都在困境中,无处可逃,任由自己一点点崩坏,无法填补内心的沟壑,不被理解也不理解别人…… 心理描写细腻到让人心惊,情节却总在原地打转,以至于人物都在飘来飘去,最真实最可信反而是那个看着自己生命一点点消逝的刑警内海。 最后,作为母亲,看这样的故事会后悔生了孩子,因为从此你就失去了坚持做自己的机会了。

评分

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了一位母亲丢失了女儿不停寻找的故事。推理也没有什么,似乎谁都有带走小女孩的可能,最后也没有说真正的作案人是谁。不过作者的重点并不在这里,通过“丢失”、“寻找”,其实实现的是找寻自我的一个过程。作者叙事过程流畅细腻,虽然故事篇幅很长,但不会觉得累。

评分

校对辞职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