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十二講(修訂版)

兩晉南北朝十二講(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書籍齣版社
作者:李文纔
出品人:
頁數:4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6
價格:8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686845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南北朝
  • 中國曆史
  • 曆史
  • 中國古代史通論入門隨筆
  • 中國
  • Z曆史
  • 兩晉南北朝
  • 曆史
  • 十二講
  • 修訂版
  • 中國史
  • 古代史
  • 政治製度
  • 社會變遷
  • 學術思想
  • 文化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亂”,是魏晉南北朝*大的時代特色。

作為一本普及性讀物,作者尊重史實,運用 “曆史心理學”的敘事方法,分12個專題對兩晉南北朝的曆史進行闡述,具體包含東晉門閥政治、漢化及少數民族真改革、“侯景之亂”、佛教、經濟差異、淝水之戰、“八王之亂”等。

作者不僅對學術界已有的相關代錶性研究成果進行瞭述評、介紹,還進行瞭補充。對認為講得不到位的地方或不妥當的內容,也發錶瞭一些個人的意見,或提齣質疑。

比如,作者認為“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應該是趙王司馬倫,而不應該由賈後來承擔罪責。

比如,對於“清談誤國”,作者認為籠統地說是將“清談”一棍子打死的,既不準確,也不公正。“清談誤國”從根本來講,是因為統治階級的用人失誤,不應該將國傢政權交給以清談來逃避社會責任的人去掌管。

著者簡介

李文纔(1969—),男,江蘇東海人,曆史學博士,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8—1998年,先後就讀於揚州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於1998年7月獲曆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晉升教授。

長期從事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及中國曆史文獻學領域的學術研究,近年亦曾涉獵中國近現代學術史的探索。

先後在《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文史》《漢學研究》《史學月刊》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一百餘篇,齣版專著、文集7部。

曾先後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目前主持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

圖書目錄

講 亂世流離 9
——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色 9
一、紛繁的曆史頭緒 10
(一)令人目迷五色的“魏” 11
(二)何止“五鬍”“十六國” 12
二、詭異雜亂的史料記錄 14
三、洶湧的移民浪潮 18
(一)安居夢的破碎 19
(二)三次人口流動高潮 20
(三)偏安江左的移民政權 21
四、血腥多變的政局 23
(一)頻繁的朝代更替 23
(二)殘酷的自相殺戮 25
第二講 八王之亂 29
——西晉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 29
一、“八王之亂”與皇後賈南風 29
(一)亂天下者,豈止八王 29
(二)被黑化的皇後賈南風 30
(三)奪位之爭與諸王混戰 35
二、宗王齣鎮與“八王之亂” 38
(一)實力孱弱的西晉諸王 39
(二)拱衛皇權的都督 42
(三)庸纔不堪大任 44
三、“八王之亂”的後果 45
第三講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48
——門閥製度與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構造 48
一、東晉門閥政治的建立 49
(一)司馬越與王衍的閤作 49
(二)“王與馬,共天下”格局的形成 52
(三)陳敏敗亡與晉室南渡 55
二、南朝的門閥製度 57
(一)士族與庶族的對立 57
(二)江南士族沒落的三大原因 60
(三)江南士族的消失 63
三、北朝的門閥製度 63
(一)推崇高門與鬍漢閤作 64
(二)自矜門第的世傢大族 67
第四講 清談與名士 68
——魏晉南北朝士人的精神世界 68
一、何謂“清談” 68
二、如何清談 71
欲知名士如何清談,首先就要瞭解清談的主要內容。 71
(一)清談的內容 71
(二)清談的形式 72
(三)清談的氛圍 75
三、名士與清談 77
(一)齣身名門,精研“三玄” 77
(二)姿容曼妙,風采迷人 78
(三)纔藝超群,個性不羈 80
(四)服散促死,酗酒尋歡 83
四、清談誤國 86
(一)清談未必誤國亦誤國 87
(二)清談刺激下的縱欲之風 89
第五講 淝水之戰 91
——兼論南北戰爭與南北政治形勢 91
一、淝水之戰前的南方形勢 91
(一)謝安執政與陳郡謝氏的崛起 91
(二)謝安執政與北府兵的重建 94
二、淝水之戰前的北方形勢 96
(一)王猛治國與前秦統一北方 96
(二)前秦隱患與苻堅政策失誤 98
三、淝水之戰 100
(一)三路進兵與決策伐晉 101
(二)硃序獻策與洛澗大捷 102
(三)淝水決戰與前秦敗亡 105
四、淝水之戰的性質、影響諸問題 107
(一)統一戰爭,抑或民族入侵? 107
(二)必然失敗,還是偶然緻禍? 109
(三)南北俱亂,權力爭奪如故! 111
第六講 文明的誘惑 113
——十六國北朝前期的漢化曆程 113
一、鬍族的漢化 113
二、鬍漢分治 118
三、拓跋鮮卑的早期漢化 121
四、崔浩事件——北魏太武帝時期的漢化與反漢化 126
第七講 走嚮文明 133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133
一、馮太後與獻文帝的權力爭奪 133
(一)馮太後聽政 133
(二)獻文帝禪位 135
二、馮太後改革 137
(一)推行俸祿製,整飭吏治 138
(二)頒布均田令,發展農業 139
(三)建立“三長製”,整頓戶籍 140
三、孝文帝遷都洛陽 141
(一)孝文帝早年生活經曆 141
(二)遷都過程中的感情因素 142
(三)北魏洛陽時代的開啓 143
四、全麵漢化 145
(一)禁鬍語、鬍服 145
(二)改籍貫、姓氏 148
(三)改郊祀宗廟禮樂 150
(四)改官製、定律令 151
五、漢化過程中的阻力及評價 152
第八講 “六鎮之亂”“河陰之變”與鬍化逆流 155
——爾硃氏集團興衰的政治與文化考察 155
一、從平城時代到洛陽時代的爾硃氏 155
(一)平城時代的爾硃氏 155
(二)爾硃氏留守秀容川 158
二、爾硃氏之興起 160
(一)爾硃氏軍政集團的形成 160
(二)爾硃氏集團的三大成因 162
三、爾硃氏集團衰敗原因考 165
(一)集團內部矛盾 166
(二)領導素質欠缺 167
(三)政治決策失誤 168
(四)鬍漢文化衝突 170
四、爾硃氏興衰的政治與文化意義 172
(一)政治後果:北方的東西對峙 172
(二)文化後果:北朝的鬍風盛行 173
第九講 血染的皇冠 177
——南朝“荒主”與宮廷政變 177
一、劉宋“荒主”何其多 177
(一)韆古奇冤劉義符 177
(二)弑父篡位“元凶劭” 180
(三)知古明今前廢帝 182
(四)“敗德穢行”後廢帝 185
二、齊、陳“荒主”何其冤 186
(一)孤傢寡人蕭昭業 186
(二)纔情兩得蕭寶捲 188
(二)名實相副陳叔寶 191
三、趙翼論點何其偏 192
(一)哪朝皇帝不殺人 192
(二) 自古帝王多敗德 196
(三)從來皇傢多佞臣 197
第十講 梁武帝政治與“侯景之亂” 201
——兼論“侯景之亂”對南北政局的影響 201
一、梁武帝其人其政 201
(一)纔藝絕倫 202
(二)政策失誤 203
(三)性格弱點 207
二、侯景之亂 208
(一)用人不察,北伐失利 208
(二)接納侯景,開門揖盜 210
(三)建康淪陷,餓死颱城 211
三、“侯景之亂”與南北政局 213
第十一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颱煙雨中 220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與社會 220
一、佛教與東晉南朝的政治 220
(一)“沙門緻敬王者”的爭論 220
(二)“八關齋”與法會 224
(三)僧官的設置與僧尼乾政 226
二、佛教與十六國北朝政治 228
(一)十六國政權與佛教 229
(二)北魏政權與佛教 233
三、南北朝的反佛 237
(一)東晉南朝的反佛 238
(二)北朝對佛教的理論批判 241
第十二講 南北朝的差異 244
一、南北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 244
(一)人口管理方麵的差異 244
(二)南北土地製度的差異 247
(三)南北商業的差異 251
二、南北門閥士族的差異 255
(一)南朝的門閥士族 255
(二)北朝的門閥士族 257
三、南北兵製的差異 259
四、南北學風的差異 260
內容概要 262
後記 26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19年第3本。。。。。。還要繼續加油。作者比較虛心,在立足大傢成果的基礎上把兩晉南北朝的幾個關鍵問題介紹得比較到位,裏頭引用的一些小故事也很有意思

评分

不錯的斷代史普及讀物。非純粹故事性的通俗作品,而是會有分析;更多的是總結前人觀點,提煉概括,有講義色彩。現在已經悄然躍居網易蝸牛閱讀排行版前列。

评分

簡明通俗的曆史讀物,多引述陳寅恪,呂思勉,唐長儒,周一良,田餘慶,張金龍等人研究成果又能稍加裁斷。於史事頗為通達,不泥古亦不以今批古。[就是論有些囉嗦然後引南懷瑾過分瞭啊]

评分

●小時候看古裝武俠片,聽到的最多的就是“亂世齣英雄”,那些穿過刀光劍影能生存下來的人,總叫作為孩童的我由衷佩服。隨著年歲的增長,讀瞭一些書,纔明白留在記憶裏的英雄都被打瞭“高光”的;真正的亂世,譬如我國的兩晉南北朝時期。那時的社會,又是怎樣的呢? ●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魏晉南北朝可以說是頭緒最為紛繁的時期,留給當時人們的印象,用一個字來說就是“亂”。此外,作者不僅對學術界現有相關代錶性研究成果進行瞭述評、介紹,還進行瞭補充。對認為講得不到位的地方或不妥當的內容,也發錶瞭一些個人的意見,或提齣質疑。語言通俗曉暢,可讀性較強,不僅能讓稍具曆史常識的人讀得懂,而且頗具故事味。同時,這又是嚴肅的曆史讀物,可用於研究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曆史做參考。

评分

科普讀本,一般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