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曾经是他们言谈和写作中的惯用语,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是当*只黑天鹅出现时,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预示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们常常带来意料之外的重大冲击,但是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并且习惯于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它们,*终被现实击溃。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有《随机漫步的傻瓜》《反脆弱》《非对称风险》等畅销书。他是一名哲学思想者、“不确定性”问题的实践研究者,在此之前,他花了21年的时间研究风险。尽管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闲逛,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馆中冥想,但他目前是纽约大学理工学院风险工程学特聘教授。他撰写了50篇学术论文来探讨“不确定性”,内容涉及国际关系、风险管理、统计物理学。他被誉为拥有“罕见的勇气与博学”,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者之一。
(一) 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民间关于“地震预测”的各种质疑和方法,纷纷出笼。而官方地震局和专家则坚守“地震的不可预知性”和“科学性”。双方是各执一词,互不买账。 我们不懂地震的小老百姓,就只好看热闹。看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风风不相容? 其实在...
评分这本书确实很好,大观点不错,许多小观点也值得细细思考,看了十几篇评论,大都没有反映出这本书的精华。 1. 黑天鹅现象,黑天鹅现象具有三个特点:不可预测性,影响重大,事后可解释。 2. 叙述谬误,我们在编造理由或者强大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一系列事实,对事实的解...
评分『历史是由一系列稀有事件推动的』。这乍一看让人联想起被人民群众口诛笔伐的所谓精英主义,但你要仔细研究人类发展的历史,就会不得不折服于作者的论证。 虽然上层建筑为了统治的需要,会通过教育向基层人民灌输什么『天才来源于人民』等诸如此类的概念作为安抚,但作者实际...
评分写个读后感也有强迫症似得~不写老觉得这个事没干完... 这是我第一次看书时写了这么多注释~感觉不写个总结式的读后感日志~将来不方便回顾~ 以前曾有种想法~强迫自己每看完一本书然后写个读后感日志什么的~督促自己~ 但后来看的烂书实在太多~不少看过就扔真不值得一提~ 再花几个...
评分1、几乎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极少发生但是影响重大的剧变和飞越产生的。 2、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因为许多黑天鹅事件正是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和加剧的。 3、如何应对黑天鹅: ①不要预测:能够预测出来的意外就不是意外,对于不可预测的事情做出错误的预测...
柏拉图曾曰“神从事几何学” 千万年来人类对形式逻辑美感的偏执,在科学时代演化成新一轮造神运动,很少有人看得到中二背后的自欺欺人。 虽然时代思潮下流行作家都在互相引用,说车轱辘话,破除资本迷信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书读起来还是蛮爽的。
评分概念可以精简为简单的一句话,但是从作者的论述过程中还是受到了不少启发,是适合买一本实体放在床头时不时翻一翻的那种书。对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认同拉近了和书的距离(概率论和计量都还给老师了),而且还能为自己当年学习经济学课程时的不快找到足够强力的解释,总的来说阅读体验较为愉快(在翻译的干扰下)。
评分获益很多。大学学统计学、概率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高斯钟形曲线,但在实际操作中,比如抽样,不会按照那个逻辑去实践。现在知道了曼德尔布罗特分形理论,它跟前者完全不一样。我们不再以理念和模型作为出发点,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关注了taleb的medium,最近他新的文章也很有意思。关于经济的预测,其实看看自身的变化(本体的不确定性)就知道是多么不现实的一件事。另补充,taleb在06年书中和09年补充说明中多次提到全球大流行病的可能性。其实如果他写本书时的态度是09年后记的书写用语,可能被招黑招骂会少得多。对黑天鹅事件并非是要去预测,而是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尽量有些心里预期和风险意识,从而保持自身的某种恒定吧。
评分以为是投资类书籍,读了发现是哲学、心理学类。不太适应这种叙述方式,仿佛许多碎片拼凑在一起,但整体理解大意无碍。更加了解人性的弱点,以及人类思维的局限。
评分太抽象,就像他自己所述的,人类不喜欢抽象的概念,而喜欢具体的故事叙述。一种好奇勾引着我继续阅读,虽然读起来真的晦涩难懂,有时候又感觉天旋地转????终于凭着好奇心,把整本书读了个精光,除了非专业人士可跳过章节。到底什么是黑天鹅,黑天鹅教会了我们什么,除了黑天鹅,还有灰天鹅,白天鹅……。带着本书的思维去思考一些重要时点的选择,我想这才是读者想让我们去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